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向好,股市自身也持續調整達兩年多的時間,同時,國際股市也出現大漲,無論從周邊環境,還是從時間周期、技術指標等方面,都有理由認為,中國股市有一輪比較好的行情。但滬深股市的實際走勢卻一次又一次讓人失望,投資者對此備感困惑。
中國股市究竟怎么了?有人認為是股市資金不足,有人認為是上市公司缺乏誠信,也有人認為是中國股市缺乏投資價值,還有人認為是管理股市的方法有待改進,等等。這些都有一定
的道理,但并不是股市長期在低位盤整的根本原因。我認為,股市目前的狀況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
由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出口貿易大幅增加和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從去年開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開始顯現。今年,人民幣匯率問題更是受到世界的關注,特別是近幾個月來,匯率問題使中國處于風口浪尖。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發達國家出于本國利益的考慮,逼迫人民幣升值。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本國貨幣升值是不可避免的。但升值過早、過快會帶來一系列惡果。我國政府統觀全局,權衡利弊,認為人民幣匯率應保持基本穩定,拒絕了升值的要求。但關于人民幣是否升值的爭論并沒有就此結束。因此,我國目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任何一個國家匯率的變動都會吸引國際游資涌入逐利。以日本為例,1971年日本取消固定匯率后,日元開始升值。1985年的"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大幅升值。此后到1995年,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升到78:1的歷史高位。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相對于美元,日元匯率升值到最初的4.6倍(平均每年升值5.2%)。如果國際資本在日本買入某一資產(股票、房地產、債券、日元),即使這一資產沒有升值,它也可以通過匯率的變化獲得每年5.2%的增值。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由于東南亞國家的貨幣貶值,國際游資迅速涌入這些國家,在股市、期指上做空。一旦人民幣升值,這些游資就會涌入我國,在股市、債市、房地產市場上做多,以求賺雙份錢。
正是由于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境外資金就會通過合法和非法的渠道提前進入中國。這一點從QFII進入中國的變化就可見一斑。
在QFII制度實施之初,境外機構并不十分積極,許多內地券商去香港推薦時也應者寥寥。投行中最高調的瑞士銀行里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申請QFII資格只是這些大投行為了擺出一副進入中國境內市場的姿態,境外的基金經理對中國境內市場不會有興趣。但自今年3月開始,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QFII的熱情突然上升,也就在這段時間,人民幣升值成為海內外討論的中心。
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帶來了QFII投資策略的一些改變,對國債和基金感興趣的境外機構明顯增多。一年前還有基金經理談中國的貨幣風險,現在已經變成了談貨幣帶來的利益和可能的回報。至今為止,獲得QFII批文的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已有7家。據說,可能還有至少30家在排隊等待審批。
此外,有關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通過各種隱蔽渠道流入的熱錢量大概有270億美元左右。這些流入的熱錢性質是短期投機,進出快,來無蹤,去無影。它們的目標主要是證券(股市、債市)和房地產這些變現快的市場。"熱錢"的流入一是會給這些市場帶來極大的潛在風險隱患;二是會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因此,熱錢流入和人民幣升值壓力給中國經濟和金融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考驗。
匯率與股市有什么關系?從國外的經歷來看,匯率與股市的關系是:本國貨幣升值------熱錢流入------股市上漲------吸引更多熱錢流入------加大升值壓力。股市是觀察境外"熱錢"流動的一個重要窗口。"熱錢"流入后會伺機而動,一旦發現股市突破,它們就會如猛虎下山撲向股市,促使股市瘋狂上漲,這樣又會吸引更多的"熱錢"流入。這時的股市就會猶如破堤洪水,勢不可擋。也許有人會問,股市上漲不是好事嗎?人人都可跟著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豈不知這些熱錢一旦撤出,對股市造成的破壞將影響長久。因此,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看,股市箱形整理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能不能讓股市漲上去,使"熱錢"望"漲"而卻步?這是幼稚的想法。即使現在把上海股市打到了3000點,由于熱錢的量大,涌入后就有可能再打到6000點,甚至更高。那樣,最后形成的破壞力可能會更大。
股市長期低迷對經濟發展不利,但從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大局出發,就只能讓股市在低位徘徊了。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目前股市如此低迷而新股發行上市仍不斷的原因了。所以,在目前的背景下,期盼股市大幅上漲是不現實的。箱形整理可能會是相當長的一個過程。換句話說,滬深股市的走勢可能在今后較長時間內取決于我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
(劉長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