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解讀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對股市影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5日 18:01 新浪財經 | ||
廣州萬隆 成長投資顧問群 8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了決定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調高至7%。 8月25日,證券市場就以冷臉對這一記重錘做出反映,跳低4個點開盤且全日陰跌不止。 對于一直爭論不休的是否應該提高存款保證金的問題,央行終于一錘定音,給出一個肯定的答復。應該說,信貸失控造成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加是本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原因。 從7月份的情況來看,在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的情況下,銀行間市場的利率仍然維持低水平。同時,由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外資的不斷涌入,造成外匯占款的增加,影響了貨幣政策獨立行。同時,8、9月份央行票據的集中到期,造成公開市場操作的空間已經大為有限。統計顯示,在八月份內到期的正回購和央行票據的總量為810億元,在九月份這一數字將達到1380億元。因而,在八、九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除了對沖外匯占款外,還需應對逾2000億元到期的正回購和央行票據,資金回籠的壓力仍然不小。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央行不得不痛下殺手,祭起了存款準備金這把利劍。 這一政策的出臺究竟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有多大呢? 首先,央行本次提高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個點,將近收縮基礎貨幣供應量1500億左右,按照前期的比例計算,M2將減少6000億左右的供應量,對整個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的影響自然是不可忽視。深滬兩市債券在今日上午的幾乎全面飄綠就是最好的說明。大河不滿小河干,證券市場的資金面必然被波及。 其次,緊縮貨幣政策,對市場的消費心理有一定的緊縮效應,根據8月25的新華網報道,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23日在上海提到,消費狀況仍然是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之一。可以看出,一旦大幅減少貨幣供應量,消費預期將會進一步緊縮。同時,大部分企業的生產狀況也會受到資金面緊縮的影響,特別是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如鋼鐵、建筑用材、房地產,首當其沖受到沖擊。消費需求的減少和企業資金周轉的緊縮必將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贏利能力。 同時,調高存款保證金率會提高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券商和基金的融資成本。眾所周知,券商行業由于種種原因正處于整個行業的低潮之時,由于經營虧損和資本金不足,資金對于券商而言就如同久旱后的甘雨。根據上半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券商通過銀行間市場總共融資將近4000億左右,達到其整個行業注冊資本的4倍。同時,開放式基金在今年中期也遭遇了贖回高潮,正處于供血不足的狀態。緊縮貨幣供應量必然造成銀行間市場的利率上升,這無疑將會提高券商和基金的融資成本。前期給市場帶來一點亮色的券商發債和基金短期融資也會因此暗淡不少。 最為關鍵的是,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管理層的政策態度。對于是否應該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爭論焦點,除了集中于貨幣供應量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上以外,提高保證金對消費、民間投資的負面影響,可能將國內經濟帶回通縮等都成為反對的理由。應該說,這一貨幣政策措施確實對經濟的持續發展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也可能是央行的主要顧慮之一。 在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上,究竟是防范金融風險還是經濟發展的其它問題更為重要,一直是擺在管理層辦公桌上難以抉擇的問題。現在來看,雖然央行一再在貨幣政策的表面貼上"穩定"的標簽,但是準備金大棒的揮動已經是最真實的風向標了。 從更大的層面上解讀,聯想近期管理層對券商的鐵三條、證券法修改將會謹慎從事的高層表態,整個金融市場政策的縮影"原形畢露",即規范和金融風險防范將會是管理層的首要考慮,一直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絲之劍終于落下,這只不過是管理層整個政策取向中的一道選擇題而已。貫穿于整個政策目標中的防范金融風險主線,對證券市場的長期運行自然會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