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為什么是必然的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15日 07:46 中華工商時報 | ||
水皮雜談 水皮不是做股評的,所以從不對個股和行情發表意見,但是看財經頻道的電視觀眾卻不這么想,結果就是被逼著發表個人意見。 2003年7月,水皮參加了北京電視臺證券無限周刊的兩次小討論,一次的話題是7月份 這兩個話題有聯系又不同。 第一個話題,水皮的回答是NO。理由簡單得很,資金面臨的輿論環境并不寬松,這種不寬松既表現在證監會對國債回購的清理,也體現在銀監會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表外資金的清理上,甚至還和央行剛頒布的房貸新政有關。周小川更是頻頻警示貸款增速過猛的危險,在這樣的情勢下要讓機構頂風作案,逆勢而上瘋狂一把實在有點強人所 難,所以市場不存在往上的動力。但是市場沒有向上的動力并不等于說就會轉變成向下的壓力。因為社保基金也好,QFII也好以及新發行的基金建倉的要求也好,都會在客觀上封堵指數下行的空間,往下打實際的風險并不低于往上做。因此,欲上不行,欲下不忍就構成了七月行情的基調,兩個字:牛皮。 第二個話題,水皮的回答是YES,理由比較復雜。主持人胡紫薇和周刊的編輯收集了7月流傳最廣的傳言,比如國有股減持方案,證監會清查德隆系,央行5號令即將實行,華夏銀行要發新股,基金開始減持重倉股,摩根大通等QFII打壓市場等。這些流言有的是查無對證的,有的是早已公布的消息,有的就是完完全全的謠言,比如國有股減持和德隆被查。這兩大謠言對7月的股市構成致命沖擊,導致發改委負責人反復辟謠和郎咸平及德隆系的澄情。 胡紫薇的問題是,這些謠言是否像坊間流傳的分析并非巧合,而是有人故意制造從而打壓市場?謠言的出現是必然的嗎? 謠言是什么? “給謠言打個比喻,說它是社會環境投射的影子。”法國弗朗索凡絲·勒莫在他有關“謠言的示意及傳播”的專著《黑寡婦》中是這樣給謠言下定語的。勒莫歸納了許多心理學家作的實驗后得出三點結論:“1,謠言是對失衡或社會不安狀況的一種反應。2,良好反應突出了失衡,這樣可以通過減少不協調來恢復局勢。3,若是不良反應,謠言就處在反復實驗的過程中,信息會經歷許多變化,形勢被認為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好幾種圖形會出現,而且人們無法選擇。” 以勒莫的視角看謠言,我們就會發現,在沒有了“流金歲月”之后,人們的預期就開始變得不確定,這種失衡和不安又導致了不良反應,市場人士開始聯想。國有股減持的謠言為什么會有人信呢,因為發改委的確在討論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的管理辦法,盡管這個辦法討論和規范的是不流通的法人股,但是國有股這三個字就足以讓人聯想。德隆系被查為什么會為媒體所信呢,一方面這是因為記者少不更事過分信賴了郎咸平,另一方面郎咸平講的又似乎并非空穴來風,因為上市公司相互擔保的確是證監會關注的一個方面,德隆系的上市公司也存在自查或被查的可能,這就是聯想的可怕。 我們平時都會說“謠言止于智者”。證券市場里面有沒有智者呢?有,但是不多。就是在這部分不多的智者中還存在多空兩種觀點的較量,一旦進入這種較量,不多的智者也會利令智昏,有意無意的放大或擴散有利于自己的觀點或資訊,這樣在口口相傳中,空方的力量就會推波助瀾。在股市這個利益場中,指望出現擺脫了“低級趣味”的智者是不現實的。 空方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是下跌,多方最擔心的是什么,是下跌。空方看到了多方的擔心還能不借題發揮嗎? 同樣是一根稻草,在中國的讀本中是救命稻草,被賦予了希望;在西方的寓言中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點分量,被賦予的是絕望。 7月的股市既然是一個平衡市,那么謠言就成為打破平衡的那根最后的稻草。一個有人期待著謠言的市場,一個有人制造著謠言的市場,你能說謠言的出現是偶然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