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國有股減持又拉序幕? > 正文
 
國資委布局脈絡乍現 國有股減持壓力短期難現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1日 07:55 證券市場周刊

  一直籠罩著神秘面紗的國資委如今眉目初現,國有股減持壓力短期內不會出現

  本刊記者 陳玉潔

  經過3月有余的謀篇布局,國資委終于開篇。7月10日,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在京召開,國資管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明晰。

  此前,國務院原則通過《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但由于缺乏相關配套措施,操作性差。國資委主任李榮融透露,國資委正在抓緊研究起草一系列該《暫行條例》的相關配套法規體系(見資料一)。盡管國資委下一步工作思路中務虛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透過國資委負責人談話的點點滴滴,還是可以找到投資決策的依據。

   減持還有時日

  國有股減持必然是國資委未來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外界最為關注的焦點。有消息透露,《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暫行辦法》目前已形成初稿,經內部討論后,將征詢財政部、證監會及其它相關部委的意見和建議。

  國資委新聞處有關人士透露,《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暫行辦法》是以《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第23條為核心,關于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審批程序和期限的完整規定都將在辦法中明確,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轉讓將納入法制軌道。

  有關人士透露,《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暫行辦法》目前已經形成征求意見稿。根據程序,征求意見稿將在相關部委中征求意見,然后根據反饋的意見進行修改,最后報國務院審批,期間應該有時間限制。但是由于國有股問題涉及面太廣,問題太復雜,合何時能夠出臺還很難說。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最近多次表示,國有股的減持和轉讓必須做,但現在存在很多不規范現象,減持工作不能著急。因此,還有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暫行辦法》可能更多的是對目前國有股轉讓立規,是規范目前轉讓的審批程序。至于是否涉及向二級市場減持國有股的具體辦法很難說。

  也就是說,一直制約證券市場的國有股減持壓力短期內不會出現,至少在《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暫行辦法》出臺以前,國有股不可能開始減持。

   國有股減持的避風港

  然而,既便是減持正式實施,投資者還是可以找到減持的避風港。

  國資委成立以后,確定了對196家中央企業進行直接監管。近日,李榮融表示,196家中央企業不會進行私有化,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實行股權多樣化,進一步增強控制力、帶動力和影響力。196家中央企業實現的利潤占全國15.9萬家國有企業利潤的64%。在今后的改革中,盡管國企數量會減少,但大的企業會變得更大更強。

  196家企業不會進行私有化,也就意味著對于這196家企業,國家不會放棄控制權,雖然不一定增持國有股,但肯定不會減持國有股。

  從總體情況看,直接歸屬中央管理的196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約6.9萬億元,所有者權益2.5萬億元,單個企業平均資產額353億元。據不完全統計,196戶企業營業收入2.9萬億元,從業人員857萬人。這196戶企業資產規模大,但各企業資產情況差距懸殊。擁有資產最多的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資產為6866億元,而資產最少的企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總資產僅為2億元。分析196家中央企業,大多數涉及國家安全、自然壟斷、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重要資源行業,以及涉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骨干企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領域,根據國有資產“有進有退”的原則,在這些領域國有資產不會退出,甚至還會加強控制,成為主導力量。事實上,目前這196家中央企業已經進行了合并,目前,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只有191家。

  在這191家中央企業中,多數企業都有一家以上的上市公司。一般來說,這些上市公司都是各企業集團的融資窗口,這些上市公司所在的產業,也是國家不會放棄控制權的領域,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即使國有股減持真的全面推開,這些上市公司也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風港。當然,并不是196家中央企業旗下所有上市公司都會一視同仁,集團直接控股、作為集團龍頭企業的上市公司可能更為安全一些。

  但是,這196家企業的三級以上企業可能不會那么幸運。李榮融表示,近年來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監守自盜等許多問題大都出在三級以下企業。這個問題必須盡快解決,企業集團的母公司結構一般應在三個層次以內。去年全國196戶中央企業所屬三級以上企業就有11598戶,其中中小企業占78%。級次過多,鏈條太長,導致管理效率下降,甚至導致資產歸屬模糊,管理失控。也就是說,196家中央企業集團三級以上的上市公司面臨重新洗牌。

   產權市場——國有股減持的另一條路?

  在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第一次面對媒體的時候,國資委就打出了第一張牌——產權交易市場,要將國有產權交易全部納入市場交易。選擇規范產權交易市場作為切入點,是國資委在紛繁復雜的國資管理頭緒中的一個明智選擇。

  但是,產權交易能否形成氣候,還得看能否形成統一、規范的全國市場。盡管國資委一再倡導產權交易市場化,但據此行事的南京新百卻遭遇尷尬。

  南京新百的大股東——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控股有限公司希望通過在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找到一個買家。如果成功,可以說為國有股減持找到了一條新路。但是,這種探索最終功虧一簣。

  那么產權交易市場能不能成為國有股減持的另一條路?

  有專家認為,全國統一的產權交易市場短期內是不可能建立的,如果地方產權交易市場可以交易上市公司國有股的話,肯定會產生很多問題:一是可能造成市場分割,如果各省市層層建立產權交易所,國有產權轉讓勢必不能在全國范圍內流動,這大大違背市場化初衷;二是通過產權交易所獲取壟斷利益,排斥其他交易,不僅造成部門利益斗爭,還大大增加國企改革和國有股轉讓的風險;三是以產權交易所之名搞拆細交易炒產權,借國資轉讓之名謀取利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通過產權交易市場來實現國有股轉讓可能是一個較好方式。但是,如果把產權交易市場搞歪了,不但達不到通過公開性競爭性機制促進國有股轉讓的目的,反而會形成一個投機賭博和欺詐的場所。有些地方的產權交易市場念念不忘成為第二證券交易所,總是想通過拆細交易等各種辦法來吸引全民炒產權,這種出發點是有問題的。

  另外,還有觀點認為,如果產權交易市場交易的國有股形成規模,不僅對證交所形成嚴峻挑戰,還會形成兩個割裂的市場,使國有股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以此來看,證監會叫停南京新百自有其道理。據記者了解,在國資委即將出臺的產權市場管理辦法中,在市場中交易的國有股也不包括上市公司國有股。

   國有股轉讓審批目前照舊

  6月11日,ST明珠(600873)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資委關于股權轉讓的批復。這是財政部股權轉讓審批權移交國資委以后,首家獲批的上市公司。

  6月9日,國資委產權管理局開始受理產權登記和資產評估備案事項。國資委有關人士表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批復是原財政部移交過來的。目前國有股轉讓的審批也延續了財政部的方式,報批程序和申報材料照舊。

  目前,國資委產權局正在制定新的審批條例,新條例頒布以后,以國資委方式的審批工作才會開始,這里的審批條例就是指《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暫行辦法》。國資委有關人士稱,國資委接管上市公司國有股權審批權之后,在審核時將會比過去考慮到更多的因素。據稱,過去在財政部審批時,財政部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是產權,也就是資產。而國資委的成立目的就是結束過去“五龍治水”的國資管理體制,其管理思想是“管資產、管人、管事”相結合,因此在審核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時,將結合資產、人、事等眾多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另外,在實行分級管理的體制下,屬于地方資產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審批權限有望下到地方國資委。但國資委有關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政策沒有進行具體調整以前,依然按照原有的規定辦理。也就是說,所有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審批職能在相關規定沒有改變之前,全部由國資委承擔。在國資委各項具體的監管細則沒有出臺之前,不會對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資產的監管機構下放更多的權力。





     免費注冊上網開店啦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訂閱新浪體育新聞,送你皇馬球票讓你親歷五大球星風采
  新浪郵箱雄踞市場第一 真誠回饋用戶全面擴容
  新概念英語 口語 出國考試 考研暑期限時優惠
  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境界,親密接觸,激烈搏殺,包你爽上“天堂”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search Palm 瘦身 移動存儲
 
新浪精彩短信
兩性學堂
男人做愛也需要前奏,適當的熱吻、愛撫和觸摸可令…
非常笑話
一女人向鄰居告狀:你兒子罵我是老母豬。鄰居…
圖片
鈴聲
·[張信哲] 太想愛你
·[周杰倫] 完美主義
·[陳曉東] 心有獨鐘
鈴聲搜索



新浪商城推薦
索尼數碼相機
  • DSC-P2 超低價
  • 索尼 DSC-P72
  • 比基尼美女
  • 月色如水小夜衣
  • 夏日狂花比基尼
  •   理財新時尚-收藏
  • 網上錢幣卡市場熱
  • 郵品一族交易社區
     (以上推薦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賣>>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