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結束調查國債回購 四券商身陷漩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02日 08: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廖新軍 見習記者翁海華 上海報道 四券商將受罰? “據我所知,證監會對部分券商國債回購的調查已經基本結束。”2003年7月1日,一位證券業人士對記者稱。 6月下旬,證監會正式知會部分國債回購量較大的券商,要求其呈報國債回購的明細統計情況。幾乎與此同時,證監會駐各地的派出機構開始對券商是否挪用客戶國債等問題進行清查。 另有券商人士透露,證監會近期將因此事處罰4家券商。 記者7月1日致電證監會稽查處咨詢,一工作人員聽到此話題當即掛斷電話。而證監會機構部宣副主任對記者要求“一定要走宣傳處這個程序。” 大通證券于先生透露:“這個事情可能有,證監會到總部和營業部都去調查過,但結果不是很清楚。” 海通證券宣傳部的金文龍對此以“具體不清楚,不知道這回事”為由拒絕接受采訪。 “國債回購,海通的數量比較大,有幾十個億的規模。”6月30日,海通證券的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 事實上,6月20日,百科藥業(000627.SZ)和凱諾科技(600398.SH)跌停后,市場就有傳言,而此前6月15日,證監會調查海通證券涉嫌為客戶提供非法融資炒作世紀中天(000540.SZ),最終導致莊家拋盤。 資料顯示,從今年4月16日開始,世紀中天連續11個交易日跌停,從近22元的高位跌至不到7元。在這11個跌停板中,海通證券下屬營業部連續上榜13次。其中,海通證券深圳分公司紅嶺中路營業部上榜5次,上海延安西路營業部上榜3次。 但海通證券始終保持沉默。截至記者發稿時,證監會尚未公布處罰券商的名單。 政策迷蹤 市場流行的說法是,富友證券出現的問題引發了監管部門的警覺,原本最為“安全”的國債回購交易,其實隱含著巨大的風險,于是就有了此后的“證監會摸底調查”。 券商在不通知將客戶的情況下將國債回購后,要么用于自己投資股票,要么為機構客戶違規融資。 據了解,目前交易所國債現券存量為6000億元,而未到期回購余額不過1800億元。 對于早已存在的問題,證監會為什么現在才查? 一券商資產管理部負責人認為,富友證券問題的暴露最多只能說是直接引起此次調查的導火索。 該人士分析,這可能是管理層的一種政策取向。事實上,聯系到近期有關部門出臺的政策,比如央行關于房地產信貸收緊、銀監會證監會聯手調查上市公司擔保貸款、證監會暫停某些銀證合作業務、央行連續采用正回購的方式回籠資金等等,可以發現監管部門正在實施一個政策組合。而政策組合指向也相當明確:控制經濟過熱、保護銀行資產安全。 盡管今年國內遭遇了SARS的沖擊,但宏觀經濟趨熱的勢頭明顯。 5月份,廣義貨幣M2增長達到20.2%,超過了央行早先設定的目標。在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與出口中,投資的貢獻最大。而國內的投資大部分是外延式投資,一旦過熱,經濟運行的風險會不斷加大。央行嚴控房地產信貸、持續回籠資金等政策取向都有利于給宏觀經濟降溫,預示著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偏緊。 而進入今年以來,證券市場總是預期利好不斷,如社保基金入市、QFII等等,證券市場也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 該人士認為,在市盈率這么高的情況下,社保基金、QFII等如果入市,豈不是主動獻身?證監會選擇此時清查有關券商的國債回購情況,用意頗深。 其一,由于券商或多或少有嫌疑,必須從股市抽回資金救急,而莊家的資金鏈被切斷,可能導致券商重倉股、莊股紛紛大幅跳水,從而帶動大盤連續下挫。在客觀上,市盈率的下降將有利于降低社保資金、QFII資金入市的風險。 其二,由于被券商挪用的主要是機構客戶賬戶內的債券,而企業資金有很大部分來自銀行貸款,一旦券商資金鏈斷裂,企業資金勢必受到損失,繼而影響銀行安全。 其三,由于莊家利用國債回購的違規資金投入股市后,一般會再以股票質押貸款。如果泡沫吹得過大,同樣會危及銀行資金的安全。 此外,暫停部分銀證合作業務,很明顯是要達到促使居民儲蓄進入直接投資領域,或者直接入市的目的。 規則不變? 有報道稱,中國證監會曾要求嚴厲查處挪用客戶債券、通過回購融資的券商,并要求在債券回購業務中改變原有的“席位聯合制”的交易和清算模式,改由針對單一席位各子賬戶分別進行交易和清算。 “如果國債回購變法,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實在太大。”西南證券徐國榮分析說。 目前國債市場回購的容量在3000萬元左右,除了券商與客戶簽訂了國債投資協議以及公司自營的國債外,很大一部分是利用現有托管和清算規則的便利,在沒有通知客戶的情況下進行國債回購,即常說的“挪用客戶債券”。“至于這部分的比例到底有多大,誰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這部分資金,市場會跌得很難看。”該人士說。 “而對券商本身來說,國債回購變法將是致命的打擊,”他認為,“券商增資擴股受到嚴格限制,目前發行債券融資又陷于停滯,如果斬斷國債回購的融資途徑,券商還有什么出路?” 此外,“改變國債交易有關規定將影響交易所國債市場的發展,”某券商客戶資產管理部負責人指出,“券商之所以主要在交易所而不是銀行間市場進行國債操作,看中的就是通過灰色操作后,融入的資金可以方便地進入股市。如果實行新規定,沒有了投機的潤滑劑,市場要活躍也難。一旦如此,其實也影響到了交易所的利益。” 據有關消息,上交所在向證監會上報的券商國債回購業務的自查報告中,提出了4點意見。其核心實質是希望通過券商的“自律”,逐步實現對客戶現券和回購業務進行單獨賬戶管理。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新規則出臺,將會是監管部門與券商、交易所甚至整個市場力量之間利益博弈的結果。“監管部門之所以沒有公布處罰結果和新規則,也是在評估市場的承受力。” “我所了解到的情況是,不大可能對客戶國債實行單獨賬戶管理。”一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對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