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交通:我們6年前就動手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26日 15:15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見習記者張東臣 從國家控股到“職工持股會”控股,大眾科創(現名大眾公用)和大眾交通早在6年前就通過員工持股巧妙的完成了MBO。 1997年2月,大眾科創和大眾交通職工共同出資7000萬元創立“大眾職工持股會”,隨 大眾交通和大眾科創(現名大眾公用)分別于1992年8月和1993年3月上市,都以出租車經營為主業。當時,大眾交通是國家股作為第一大股東,持股5090萬元,占59.21%。而大眾交通又是大眾科創的第一大股東,持股450萬元,占35.71%。這一結構是出租車市場必須由國家控股的背景下形成的,雖然國家股東僅出資5090萬但是就能同時控制大眾交通和大眾科創,控股3億多社會資產。形成一條國家股控大眾交通、大眾交通再控大眾科創的縱向近控股鏈。現任大眾公用董事長的楊國平曾同時但任大眾交通和大眾科創的董事長。 1997年2月,大眾職工持股會由大眾科創和大眾交通的2800余職工共同出資7000萬元組建。根據最初的持股會章程,公司經理一級干部每人出資20萬元,中層干部每人出資10萬元,管理人員出資5萬元,駕駛員按自愿原則1萬-3萬元不等。 由于持股會不是法人,很難從事各種經營活動。1997年9月18日,“大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成立,楊國平當選為理事長,張錫麟為管理公司董事長,繆林標為總經理,顧倚濤為副總經理,首批會員2827名,股份總額為7000余萬股,每股1元人民幣。持股會占企管公司的股權比例達95.71%。 緊接著,由企管公司出面受讓原由大眾交通持有的大眾科創股權。由于大眾科創上市后股本擴張迅速,到1997年初,其總股本已由上市時的1400萬元擴至12948萬元,大眾交通持有的500萬元也迅速擴至4297萬元。企管公司從大眾交通持有的33.19%大眾科創股權中,受讓20.08%共2600萬股,每股轉讓價4.3元(當時凈資產為3.58元,高出20%),共需資金11180萬元,企管公司既然是企業法人,自然可以向銀行貸款,籌措股權款不成問題。與此同時,大眾交通還把5.02%的股權轉讓給煤氣公司,把2.01%股權轉讓給下屬的另一子公司,從而由第一大股東降為6.08%的第三大股東。企管公司隨之占據控股地位。 企管公司除購買股權外還可以從事別的業務,到1998年初迅速發展成為凈資產1億多,總資產3億元的一家規模不小的企業,職工們以1元/股認購的持股會股票凈值已達1.28元,一年增值28%;1998年8月大眾科創配股后,其在大眾科創持有的股票凈值又增至2億多元。經證監會批準,大眾交通向大眾科創定向發行法人股1.4億股,每股價格3.32元,共4.65億元,大眾科創以1000輛營運車輛和兩家交運公司的股權折價4.272億元認購,差額3700余萬元以現金補足。用資產認股,資金問題解決了,產業重組也實施了,出租車等交通方面的業務逐漸向大眾交通歸并,大眾科創逐漸轉向以高科技為主業。 定向增資實施后,大眾交通的總股本由42585萬元增至56585萬元,大眾科創便成為占大眾交通24.74%的第一大股東,國家股東以20.1%退居第二。也就是說,大眾持股會又通過大眾科創,間接實現了對大眾交通的控股。 大眾持股會規定股票不能拋售,但并非不能轉讓變現。其做法是,每年年初,企管公司年報審計完畢,出讓者均按上年凈資產價格轉讓給持股會,持股會再以此價格轉讓給想購進的職工。大眾公司明確規定,各級管理人員均需持有相應股份,若轉讓后不再持有股份,即視為自動離職。只有到退休時或離職時才可轉讓變現。由于持股會股票凈值年增長都在20%以上,再加上每年都有新員工加盟,成立以來總是賣少買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