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處在十字路口 非典疫情究竟帶來多大影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6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煒 “非典”疫情究竟給股市帶來多大影響?近期的市場走勢讓投資者中間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樂觀的一方認為,5月13日,滬市下跌3.03%,隨后兩個交易日反彈4.71%,顯示出大盤 悲觀的人士則表示,大盤在日K線圖上已初步形成“頭肩頂”形態,后市即將踏上漫漫調整路,真正顯現出“非典”疫情的負面影響。市場走勢后幾日見分曉 坦率地說,滬深股市確實正處于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將在后幾個交易日見分曉。 目前,大盤的趨向及投資者信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非典”疫情影響的判斷,及“非典”疫情實際影響的浮出水面。 4月20日,“非典”疫情的透明度及政府控制措施發生大逆轉,隨后一周,滬市跌幅達7.23%,主要是投資者心理預期落差偏大所致。而現在對于“非典”疫情,投資者普遍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影響的實質已由心理轉到實際損失上,投資者更加關注“非典”對某個行業或某家上市公司的影響,以及“非典”是否會使GDP增長率“打折”。 如果投資者對“非典”疫情影響盲目樂觀的話,很可能陷入被動甚至是投資被套的局面。“非典”確實給宏觀經濟和相當一批上市公司帶來了影響,且這種影響很難通過主觀努力來克服。 經濟學家樊綱近日指出,“非典”對我國經濟的滯后影響會使一兩個月甚至半年以后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率下降。在目前階段,寧可將“非典”的影響考慮得全面些,估計得嚴重些、持久些,防止經濟因“非典”而陷入嚴重衰退。 到目前為止,國際八大投資銀行中有6家對2003年度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指標作了調低,摩根士丹利將中國經濟增長從7%調低為6.5%,高盛則從7.5%調低為7%。由于“非典”疫情的控制還未劃上句號,且“非典”疫情的病因及有效治療藥物都未找到,現在誰也無法精確推算出“非典”疫情對GDP的具體影響。 從現有的影響看,“非典”疫情已暫時損害了消費、外貿及投資的活力,這“三駕馬車”的減速勢必波及損害大批上市公司的業績。 旅游類上市公司損失嚴重 再看“非典”對上市公司的具體影響。新錦江經營的是上海的五星級賓館,該公司稱,“非典”疫情使酒店的客房出租率和餐飲收入大幅下降。 目前疫情雖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對酒店行業的影響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公司上半年度的經營業績可能會出現虧損。上海不是“非典”疫情的“重災區”,新錦江半年報預虧足以說明目前第三產業遭遇的經濟損失。廣東、北京、山西等疫情“重災區”的損害更大,如京西旅游已預計上半年將出現虧損。 在旅游類上市公司中,半年報因“非典”而預虧的還有桂林旅游。西安旅游則預計上半年經營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左右,ST東海、張家界、峨眉山等業績均嚴重受損。 作為B股上市公司的上海中旅因旅游業務已全面暫停,董事會決定將2002年利潤分配預案由10派1元調整為不分配不轉增。另外,地處云南昆明的南天信息主營計算機軟件、硬件及金融專用設備,該公司也認為自己受到了“非典”疫情的影響,預告2003年上半年度業績將虧損。 影響波及二級市場 “非典”對上市公司的影響逐漸顯現,必然波及二級市場走勢。事實上,大盤之所以很難重揀升勢的主因,就在于“非典”疫情的拖累。經過年初的一輪局部牛市行情,市場已把價值發現作為重要的投資理念,汽車股、鋼鐵股的走強與前幾年網絡股走強的性質完全不同。 既然注重價值發現,就不能完全背離行業景氣度和業績預期。在“非典”疫情未結束前,指望大盤立刻轉入整體牛市,不會得到大部分投資者的認可。 雖然允許社保基金、QFII資金入市及保險資金允許直接投資的預期較高,但投資者應該看到資金推動對市場的作用已悄然發生變化,正因如此,年初上演的才只是局部牛市。 目前,市場的強弱仍以價值發現為主線,汽車股、金融股若繼續上漲,也就難免有肆無忌憚的投機之嫌,價值投資很可能會“變味”。由此,大盤在目前所處的十字路口表現得較為謹慎。投資者未因疫情徹底悲觀 這種謹慎同時反映出市場心態的另一面,即投資者沒有因“非典”疫情而徹底悲觀。不少投資者相信,“非典”的損害只是暫時性的,資產質量較好的上市公司完全能夠挺過去。而且,“非典”影響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悲劇。如政府為了保持經濟增長將采取一些刺激性政策,部分行業的上市公司將從中受益。 日前,國務院已經決定,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實現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雙拉動;落實對受“非典”沖擊較大行業的扶持政策,研究“非典”過后相關行業振興計劃;做好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工作,落實鼓勵出口的政策。 政府的上述措施,若能避免經濟增長率下滑,大部分上市公司可從中受益。 由于國內上市公司以制造業為主體,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將會推動一批上市公司的發展。 因而,處在目前的股市路口上,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