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發展為什么領跌 銀行股--股市“恐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16日 10:5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葛豐 5月13日,滬深股市大幅下跌,其中滬市終盤報收1485.31點,下跌3.04%,深市綜指報收406.51點,跌幅為2.9%,兩市雙雙創下年內最大跌幅。在這輪突如其來的暴跌中,深市龍頭股深發展的深幅回調,成為股市下跌的導火索。受其影響,致使同為指標股的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無一幸免,終盤4家銀行股跌幅為4.16%至5.25%,占據指數相當比重的 深發展為什么領跌?市場人士自有研判,筆者手里并無什么獨家內容可資披露,自然不敢輕易置喙。至于說到該行與新橋投資之間的“股權迷霧”云云,所謂瓜田李下,這就難免說不清道不明了。 道理雖然說不清楚,但做些統計之類的“簡單勞動”想來不過是繁瑣一些罷了。有心人不妨列一張表,左邊是關于上市銀行的并購事項,右邊是股市行情,這里面十之八九會有聯動。對于筆者來說,這就是物理學上的黑箱,一端輸入,一端輸出,不知道函數關系,但只要條件既定,結果就可以復制,真是靈驗得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上面說了不知道的,下面再來說說知道的:目前滬深兩市的4家上市銀行,股本合計約為138.5億元,大致占到整個A股市場股本總量的2.3%;從今年4月流通市值排名來看,招商銀行以185億元高居兩市榜首,浦發銀行(第3)、民生銀行(第8)也均位居前10名之列。 但在另一方面,從銀行同業角度來比較,四家上市銀行資產總量卻又僅占行業資產總額的5%左右,而在市場份額方面,10家股份制銀行在貸款存量方面的市場占有率總共只有12%,反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卻有57%,即便在新增貸款中比重上,兩大陣營亦以25%對52%形成云泥之差。 再從個案角度來說,我們以上市銀行中規模最大的招商銀行為例,目前其資本金為57億元人民幣,總資產3300億元。再來看看國內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的情況,截至2002年末,該行總資產近4.8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近3萬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為45%,證券、期貨市場清算份額逾50%。 筆者列舉的這些數字,都是公開信息,獲取極為容易,但令人奇怪的是,偏偏就有不少人“不知為知之”———坐井觀天,抑或“知之為不知”———掩耳盜鈴,很是熱衷于國有銀行上市的話題,以至于頗有一些“日日思君念君不見君,何日君更來”的味道。 國有銀行上市,這個題目太大,不是這里能說清楚的,因此,我們還是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事由。小小的深發展,就能在股市里興風作浪,換成工商銀行,且看情況又會如何? 估計不同意者即刻就會拿出香港股市的例子“以正視聽”。不錯,香港股市確實具備長遠的藍籌道統,以匯豐、太古為代表的藍籌股交易額一度占到市場成交量的80%。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向是,隨著紅籌股及H股上市公司的加入,目前其交易份額已經被不斷稀釋至40%左右。 進而言之,香港股市與境內股市之比在成熟度、規范度上差距太大,恐怕更是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A股市場歷來有“政策市”、“消息市”、“投機市”之稱,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下,一道“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風稍稍拂過工、農、中、建,不演變成十二級龍卷風才怪。 不用再說太多的話了,按照“短邊效應”,還是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怎么來解決眼下“小馬套大車”的尷尬吧。侏羅紀離我們已經太過久遠,在那個世界里,少數的龐然大物統治一切又摧毀一切(包括它們自己),這種“非理性繁榮”當然不能再發生了。 《國際金融報》(2003年05月16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