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QFII第一人”談QFII:初期基本都虧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07日 10:09 南方都市報 | |||
臺灣推行QFII制度已十年有余。十多年來,臺灣的這一制度有什么變化、臺灣的QFII運作有哪些特點、發揮了什么作用?記者日前就此采訪了德意志銀行證券高級經理安鼐。安鼐是臺灣的“第一代QFII”人,曾在臺北從事過多年證券投資。 初期基本都虧錢 1987年,也就是安鼐剛到亞洲時,臺灣已對外國投資者實施了第一步的開放,允許封閉式基金向國外投資者發行。1989、1990年,臺灣股市崩盤,股指從12000點暴跌到2000點,臺灣政府覺得當地市場投資者太過投機,有必要通過引進外資專業投資機構使市場成熟起來;同時,當地電子行業呈現快速擴張態勢,融資需求相當大,國內股市和銀行等已滿足不了需求。臺灣政府就于1991年決定擴大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實施QFII。 安鼐說,當時臺灣政府比較保守,設定的投資額度較小,剛開始時,每一個外國投資者的資金規模不能超過1億美金,當時臺灣股市的規模也很小。安鼐記得,有一天,他做了200萬元美金的交易量,就占到了當天整個市場交易量的10%,而那天的市場交易量還算是比較高的。 外國投資者當時認為臺灣股票市場的投機氣氛太濃、風險不小,那時候臺灣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又不會講英語,使得外國投資者不能充分了解上市公司,因此臺灣在QFII制度實施的最初5年里,外國投資者盡管興趣很大,但投入臺灣股市的資金并不是很多。 由于固定成本比較高,總體的經營業績也不好,所以1994年前,在臺灣的外國投資者基本上都是虧錢的,平均虧損額每年在100萬美金左右。正因為剛開始外國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并不是很多,臺灣當地投資者也沒有感受到多大的沖擊。 1995年開始賺錢 1994年,臺灣政府進一步放松外國投資者的管制;同時,臺灣股市也呈現出多頭市場的趨勢,電子股成為上市公司中的主力,外國投資者的興趣大增,投入的資金迅速增加。QFII剛實施時,臺灣股市投資者中的95%為散戶,機構投資者只有5%,基本是個散戶市場;目前,散戶比例降到了86%,14%的機構投資者中,外資占10%,當地機構投資者只有4%。無論是交易量還是持股比例,外國投資者均是當地機構投資者的一倍。外國投資者也就從1995年開始賺錢。 1996年,臺灣政府為進一步降低外國投資者的準入門檻,又實行了一項GFII的制度。QFII制度下,外國投資者進入臺灣股市需要證期會和中央銀行的共同審批,GFII制度規定,凡是投資額度低于5000萬美金的外國投資者,只須證期會審批就可進入。因此,審批的周期大大縮短,外國投資者提出申請后,往往一兩周就能得到批準。 大陸市場份額可望達10% 安鼐認為,目前大陸的市場規模是臺灣的300倍,大陸當地機構投資者的發展速度也很快,在最初的4年里,外國投資者進入大陸QFII的相對速度可能低于臺灣,市場份額預計在2—3%左右,4年后,外國投資者的市場份額有望提高到10%。 德意志銀行是最先向證監會遞交QFII資格申請的外資金融機構。安鼐希望,這份申請能在一個半月內得到證監會的批準。他透露,德意志銀行在進入大陸股市的最初6個月內,會投資一些市盈率20倍以下、平均每天交易量在500萬美金以上、年利潤成長在20%以上、市值在20億美金以上的股票,開始時的投資規模不會太大,半年后投資策略會有所調整。 中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