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 高校概念緣何陷入冬天迷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11日 08:32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李映宏 大多數投資者都難以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以我國著名高校中國科技大學為背景的上市公司科大創新(600551),在其上市后的第一個會計年度(該公司2002年8月發行上市),給投資者交出的會是一份收入小幅增長、利潤大幅減少的答卷。該公司報告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81.47萬元,同比略增9.92%;實現凈利潤736.91萬元,同比大幅下降26.67%。 事實上,在投資者眼中曾經有著近乎完美形象的高校背景上市公司,繼2001年度“清華系”幾家曾經業績優良的公司出現虧損以來,就陷入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怪圈,而2002年則是這些骨牌紛紛倒下的“爆發年”,相關上市公司要么業績大幅下降,要么索性出現虧損———南開戈德首次虧損,清華同方、東軟股份、天大天財等業績大幅下降。雖然我們不能就此認為整個高校類上市公司整體性不行,也不能否認他們中的一些公司依然還具備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但是,當這些一度被“概念化”了的上市公司群體性地出現衰退時,市場就很有必要以理性的眼光來對這一現象加以剖析了。 對相關上市公司年報分析的結果顯示,大部分高校企業同時進入“冬天”,是有其共同的原因的: 管理方面的相對欠缺,可能是高校上市公司最具普遍性的劣勢,而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指標,就是其對費用的控制能力上。科大創新2002年度的三費為2732.17萬元,較2001年增長24.89%,而同期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僅增長了9.92%;清華同方2002年度的三費為59361.05萬元,同比增長29.20%,而同期其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則僅為8.52%;南開戈德主營業務收入下降56.80%,而三費卻只下降了5.32%;2002年,東軟股份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8.45%,但其費用卻由2001年的36194.68萬元增長為46200.66萬元,增幅達27.64%。 費用的控制水平,是一家公司管理水平的量化指標。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上市公司具有得天獨厚的股權融資條件,高校公司三費構成中財務費用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他們需要支付的資金成本(財務費用)其實并不高。對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控制不力,相當程度上表明這些公司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高校公司高舉的都是高科技的大旗,而高科技行業的不景氣,客觀上也成為了其業績群體性下降的導因。東軟股份年報認為,國內外IT行業需求減緩、行業競爭加劇是其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清華同方也面臨同樣的大環境。其實,從IT產業產品(服務)毛利率的大幅下降中,就可以看出這些公司面臨的行業環境。比如,清華同方主業之一的計算機產品的毛利率僅為6.14%,而天大天財主業之一的光通訊網絡產品的毛利率則更為-34%。高校上市公司部分主營業務產品“高科”不“高利”的現象,一方面反映了行業毛利逐年變薄的趨勢,也可能反映了該類企業在研發領域和對核心技術掌握的尷尬處境,以及高校企業在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的客觀弱勢。 事實上,科大創新的現實,可能就反映了高校企業在科研成果產業化、規模化方面的不足。背靠我國理工科名校的科大創新,其2002年年報數據顯示,其所涉所有行業均有著極為可觀的毛利率,如電子行業為53.86%、化工行業36.44%、其他行業69.33%,但可惜的是,主營業務收入最高的電子行業,其2002年一年的銷售收入不過3937.17萬元,且同比僅有3.08%的小幅增長。假如類似的公司有能力將其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其業績將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其他諸如研發費用進當期費用等問題(如東軟股份受此影響就較大),當然也是高校上市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不過,我們認為,高校上市公司應該更多地從主觀層面,尋找業績普遍下滑的深層次原因。一個曾經被市場概念化、甚至神化了的群體,一時的挫折可能不是壞事,關鍵是他們必須盡快走下“神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