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年報全部走到前臺 幾大看點值得投資者關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9日 16:28 證券導刊 | ||
機構投資者沒有撤退 截至3月29日,49只封閉式基金公布了年報。剔除3只優化指數基金和4只去年擴募、新成立的基金后,我們對42只基金的機構投資者2002年中期和年末投資情況做了統計,以此來分析機構投資者對封閉式基金的投資概況和保險公司基金投資偏好。 42只封閉式基金共有614億份。2002年中期,機構投資者共持有174.77億份,占比為28.46%,其中保險機構持有130.46億份,占比為21.25%。到了2002年年末,機構投資者共持有181.32億份,占比為29.53%,其中保險機構持有138.03億份,占比為22.48%。因此從總體上看,機構投資者并沒有從封閉式基金市場撤資,保險公司同樣也是如此。相反,機構投資者包括保險公司對封閉式基金市場卻稍有增資。 2002年開放式基金面臨大發展,保險資金棄“封閉”改投“開放”。封閉式基金二級市場受累于股市也面臨深幅調整,基金上年度表現不盡如人意。因此,有人認為封閉式基金市場有效需求會大幅減少。但是,實際上數據并不支持這個觀點。而且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幾大保險公司仍出現在基金的十大持有人名單中,且持有比例較去年中期并沒有太大波動。這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可投資基金的保險資金大量增加,面臨增值的壓力;二是他們認為今年的市場可能要好于去年。 由于對各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風格、管理能力和管理績效的分析和認可程度有所不同,保險公司對不同公司的基金投資可能有所不同。從基金被持有的2002年年末保險公司家數看,受到保險公司青睞的公司有博時、長盛和鵬華。比如博時旗下基金的2002年年末保險公司家數都在6家以上。而長盛旗下除了同德外,其他基金都在4家以上。基金新軍易方達、融通和中融的表現也不差。而富國、大成和南方的保險公司家數相對于其他基金管理公司要少,這反映了保險公司在基金投資時多從基金管理公司整體投資運作出發來考察。(東方證券研究所何仁科) 20家券商大幅增倉封閉式基金 去年雖然封閉式基金經營業績不甚理想,但基金年報顯示,證券公司卻對封閉式基金鐘愛有加。據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統計,在54只封閉式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去年有20家券商現身73次,共持有基金24億多份;而2001年僅有16家券商露臉29次,持有基金僅6億多份。 具體看來,各家券商對封閉式基金的投資也有較大差距。根據基金前十大持有人的公開信息,2002年持有基金份額靠前的券商是國信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和光大證券。尤其是國信證券,2001年僅名列基金普惠、基金普豐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共計份額4500萬,而2002年進入了17只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共持有份額2.5億多份。 招商證券也是基金大戶。基金年報顯示,招商證券共持有封閉式基金6.35億份,是基金普惠、景宏等9只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而2001年,招商證券僅是基金裕澤的前十大持有人,持有份額才250萬。除去因包銷基金融鑫擴募余額3.38億份,2002年招商證券也主動買入封閉式基金近3億份。 另外,2002年買入封閉式基金較為顯著的還有光大證券、海通證券等,它們分別持有基金份額為1.7億、3.37億。海通證券因包銷基金安久的擴募余額2.3億,因此,其積極持有為1億份左右,比上年的3900萬份增長了2倍。而光大證券持有基金份額不僅數量多,而且是基金景宏、基金泰和等10只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而2001年在所有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還沒有光大證券的身影。 券商為什么在2002年大量買進基金呢?記者從國信和招商證券了解到,它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經過2001年的股市調整,券商自營和資產管理都趨于保守、穩重,組合投資成為各家券商的最主要指導思想,因此券商對封閉式基金加大了投資,企望分享基金帶來的分紅。 現在看來,封閉式基金的業績不甚理想,而2002年正是開放式基金大發展的一年,因為找不到券商持有開放式基金的公開資料,但據了解,券商自營部和資產管理部對開放式基金的熱情遠不如封閉式基金,這是為什么呢?平安證券研究員高利認為,一是與開放式基金相比,封閉式基金大多折價交易,二是變現相對方便,并且有一定差價。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封閉式基金其實是稀缺貨,因為從去年下半年銀豐上市后,新發行的基金基本上都是開放式,這反倒提升了封閉式基金的價值。(周文亮) 操作策略并非沒有成功之處 大勢判斷:基金有一定的超前能力 經過5年的發展,基金們對大勢的研判的準確性和超前性已得到了市場的公認。據統計,每年的四季度均是基金們倉位極輕的季節,在2001年四季度為47.06%,在2002年四季度為49.57%。而在一、二季度即上半年往往也是基金們倉位逐漸加重的時間段,在去年的一季度持倉比例為50.07%,二季度就達到了64.31%,隨后就在三季度減倉至62.29%,由此來看,基金們對大盤的研判的確有過人之處,因此,在行情的判斷上,我們不妨多看看基金們的判斷結論以及根據。 就目前已公布完的基金年報來看,絕大多數基金經理對2003年證券市場走勢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2003年將是我國證券市場休整和調養的一年,市場總體將呈現出平衡市的格局。但結構調整是2003年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內證券市場的主旋律,由此可見,今年的證券市場難以出現創新高的趨勢,前高后低的可能性極大。 但是,他們也認為,此次的結構調整與往年不一樣,2002年和2001年,結構調整主要是股價從高位往下調整,基本上呈現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特征,在此結構調整上,是風險釋放的過程,機會不大。而目前則是在股價結構調整中,有部分個股將會脫穎而出,從而成為股價結構調整中的機遇股,由此使得部分基金經理對后市的看法雖然謹慎,但是操作卻趨于積極,比如說興華基金經理、華夏成長基金經理等。 投資組合:靈活運作資產配置與行業配置 基金管理人之所以能在沒有做空機制下跑贏了大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將資產配置這一投資技巧運作到極點,加大了對債券的投資力度,據資料顯示,2002年債券的利息和債券的買賣差價總計達到了18.33億元,這是基金們跑贏大盤的關鍵。由此可見,基金的操作策略并非沒有成功之處。 而且,基金們在去年下半年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加大了行業配置的份量,即在購買債券之后的現金大多數投向了大盤股,尤其是銀行股、電力股、汽車股、石化股等一大批行業成長性較高的個股身上,而此類個股除了汽車股在去年四季度行情中有過突出表現外,其余個股在今年一季度也相繼展開了上攻行情,由此可見,無論是在資產配置還是在行業配置中,基金們均顯示出杰出的操作技巧,由此也帶來了一定的盈利效應。 個股選擇:要適度向集中和中低價行業成長股傾斜 如果說2002年基金傾向于資產配置,即注重防守,那么2003年則有點進攻的色彩,比如說長盛成長價值基金經理認為2003年中國經濟的增長質量將得到較大提高,反映到證券市場上將使投資者有更多的機會分享中國經濟的增長成果,在新的一年中該基金將持續關注那些與國民經濟增長相關度高的行業例如汽車、金融及與外貿相關的服務業、鋼鐵業等。而華夏成長基金則放言,從防守型的重資產配置轉向更積極主動的重行業配置,從分散投資轉向適度集中,從關注政策面變化轉向關注公司基本面變化。由此可見,投資者在今年上半年的操作要適當地積極主動。 同時,還要注意一點價格這一市場因素,因為目前基金的平均持倉價格均很低,除了基金通乾、基金安瑞、基金安順的持倉價格在10.77元、10.64元和10.02元外,其余基金的持倉價格在6元至9元之間,由此可見,基金們的重倉股的價格重心主要集中在低價股,由此也就意味著未來的市場主流熱點的價格重心仍然將落在低價股身上,由此也可推出今年上半年的熱點主要集中在低價大盤股中,這一點希望引起投資者的注意。(江蘇天鼎秦洪) 投資風格差異化 2002年年報,最終的數據證明,去年確實是全行業虧損的一年,截至去年底,存續期在一年以上的封閉式基金中只有6只基金取得了盈利,其中基金安瑞每股收益最高,僅0.0221元。去年全年凈值表現最好的基金公司是華夏,但盈利完成情況最好的公司是華安。雖然各方媒體都曾對沉寂相當時間的華安表示不屑,但最終華安還是表現出了它與眾不同的一面。 從年報看,基金間的差距有拉大的跡象。像老牌基金漢興不僅凈值增長位居末游,單位基金收益也只有-0.2063元,與華夏、華安等老牌基金公司的差距越拉越大,這應是機構博弈時代的必然結果。雖然基金在年報中幾乎清一色地認為今年的市場比去年好,還有部分基金明確提出謹慎樂觀的觀點,而且幾乎全部基金(除了受契約約束的基金)都有加大投資績優藍籌股的傾向,但真到了今年波段行情來臨時,大家的操作肯定差異極大。不僅基金公司間的差異加大,即使同屬一家公司的基金操作上的區別也越來越明顯。以華夏為例,今年以來凈值增長位列第一、三位的興華、興科,去年底時的持股數分別為23只和105只,不同的風格相同的戰績。而類似的持股結構卻不見得有類似的業績。像去年底與興華一樣都保持了較低持股比例的景業,幾個月來凈值排位遠落后興華,顯然對年初行情準備不足。 由于今年以來兩家老牌基金公司華夏和博時表現搶眼,因此它們的年報也最值得關注。兩家基金公司最具代表性的是興華和博時價值增長。通過年報和近段操作可基本發現這兩只基金代表了兩種不同風格,但都取得了突出業績。 博時價值增長基金的年報可以說是所有基金年報中做得最好的。而該基金是截止到上周末凈值最高的開放式基金,并且是近段時間操作最成功的基金。他們用相當篇幅闡述了投資理念、回顧了行情并展望了未來,讓我們感到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非常清晰。同樣集中投資于藍籌股和汽車行業,我們覺得他們的投資更顯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在年報中指出:2003年將是與2002年有很大不同的一年,一批代表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的上市公司將給投資者帶來持續的收益”。此外他們還指出雖然“股票市場有漲有落的規律不會改變,但預期時機選擇的重要性在2003年會降低”。 同樣出色的興華也恰好在最后一點上與博時有顯著不同。從近期操作看,他們更重視投資時點的把握。這一點恰好是興華近兩年尤其是自去年初以來戰勝市場和所有基金的關鍵。不過略有遺憾的是,興華的年報未充分揭示其明顯有別于絕大數基金的操作策略,未闡述基金在去年底時只持有23只股票和持股集中度高達90%多的原因。更為遺憾的是興華去年的積極操作策略未能保證基金盈利,每基金單位收益只有-0.0262元,而且股票差價損失接近8400萬元。不過某種程度上這是基金積極操作的結果,這種操作很可能也是為了今年的行情做準備的。從去年6月底到年底,興華持股數從146只減少到了23只,這樣的操作絕對不是單純規避風險,實在是準備進行大規模持倉結構調整。(北京證券梁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