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補丁”已達39份 超過已披露年報總數5%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7日 08:35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竇彬 正當年報披露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本不應該發生的年報“補丁”卻開始出現“搶鏡頭”的跡象。據統計,截至上周末,年報“補丁”已經達到39份,這一數字超過了已披露年報總數的5%。 粗略瀏覽,年報“補丁”相當部分屬于資料數據錯漏,如北方一家公司將2001年的業績憑空增加了一倍多。當然,也有一些錯誤令人難以理解,特別是一些公司在對會計政策理解與執行上還存在重大偏差。例如,一家去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居然將數百萬元的新股凍結利息一次性計入了去年的營業外收入。讓人意外的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也趕來湊熱鬧。華東一家公司的年報被注會出具了帶解釋性說明的審計報告,但年報中注會建議提取壞賬準備的內容被刪除了。 “補丁”現象愈演愈烈,首先表明部分公司責任心還不夠強。一份年報的制作過程要經過諸多程序,其中還包括注會的審計。這么多環節仍然無法保證年報質量,顯然只能說明態度問題。特別是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使得年報披露演變成一場信息轟炸,投資者無法充分應對各種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極少數公司故意將一些敏感信息拿到“補丁”中來披露,力圖掩飾一些真實情況。顯然,如此做法不能不引起警惕。 其實,年報補丁近些年來一直存在,但何以沒能杜絕呢?當然,這與監管力度加強有一定關系,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打補丁的違規成本太低。盡管監管部門一再強調,對補丁現象要“嚴肅處理”,但是,投資者目前還無從知曉這些公司的高管到底因此受到了怎樣的處理。 在年報里,上市公司董事會千篇一律作出“鄭重承諾”:保證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個別及連帶責任。面對紛至沓來的“補丁”,如此承諾看起來一點也不鄭重!(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