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難有突破 眾券商300億資金無處可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17日 07:48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有錢本是件好事,但是如果錢多了無處可用,反而陷入尷尬境地。眼下,不少在去年增資擴股后的券商,正手握巨資,為尋找投向而傷透腦筋。 盡管去年市場行情不景氣,券商的增資擴股進程也一度遭受市場冷遇而放緩,但是臨近年底,全國126家證券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總額仍然接近1100億元,比2001年底增加了約300億元。 應該說,隨著這些資金的及時注入,擴充了券商資本金,提高了抗風險的能力,增強進一步拓展業務的底氣。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去年增資擴股的券商中,有的便憑借資本金的注入,彌補了以前因大規模拓展資產委托管理業務而留下的“窟窿”,提高了資產的流動性。 然而,對于相當一批資產質量狀況良好的券商而言,資金多了反而成了負擔。日前,記者從一家去年增資擴股的省級券商處了解到,該公司帳面上至今仍“躺著”近十億元的資金無處可投。同時,一些地市級券商也或多或少存在這些問題。 資金缺乏投向,與部分券商急于做大做強,超出運營能力募集資金有關。在去年的市場狀況下,增資擴股或新成立的券商中,中小券商占了約七成。其中,資本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就達到了約8家,占了三分之一。同時,也與目前券商經營觀念普遍趨于謹慎不無關聯。與前兩年券商增資擴股后大規模擴張相比,去年不少券商在資金的使用上謹小慎微,尤其是在營業網點等占用資金量較大的投向上明顯收斂,不少券商除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少部分“戰略要地”和經濟發達地區設立營業部外,極少再四處布點。 但是,這種謹慎更多的是迫于無奈。首先,市場行情連續兩年不景氣,不少新建營業部不僅顆粒無收,而且頻頻告虧,加之降傭后,經紀業務利潤率直線下降,迫使券商吸取前車之鑒,減少對經紀業務的投入。其次,由于股指不斷下行,也提高了券商自營操作的難度,抑制了追加自營資金的動力。另外,券商的對外投資渠道較為狹窄。根據《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券商不得興辦實業和購置非自用房產。因此,券商對外的投資也只能局限在基金管理公司等少數金融機構范圍內,但是相對于龐大的券商新增資本,基金市場的容量也極為有限。 其實,資本閑置的現象并不僅僅反映在去年增資擴股的券商中。從整個券業來看,自2000年起,注冊資本金規模平均每年以50%的幅度遞增。但是,券商的收入水平,卻是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下降,到了2002年底,已較2000年減少了一半。由于市場規模的大幅萎縮,資金使用效率迅速下降,至2002年底,每1元資本金對應的收入水平年已較2000年縮水了近八成。 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一些資深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產生資本閑置的核心原因在于,券商傳統業務利潤被大幅壓縮的同時,新的盈利模式無法迅速創立。 從這一角度出發,券商資本閑置只是暫時現象。作為一個資本密集性行業,目前國內券商自有資金仍然缺乏,資產流動性雖有所改善,但是相對于海外券商的普遍標準仍顯不足,這一現狀不利于券商化解包銷風險和開展購并等創新業務。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券商必須加快創新步伐,建立新的盈利模式。與此同時,也需要管理層加以積極引導,一方面鼓勵業內展開金融業務創新,另一方推動業內進行收購兼并,以提高券商資本的集中度和使用效率。 (上海證券報記者 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