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看股市 金字塔架構導致股市百病叢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3日 07:46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過度的市場投機首先萌芽于個別易于操縱的小型股票,待其壯大而進入指數核心后便被棄之如敝履,之后另一小型股票又成為下一輪的獵物。同一步驟如法炮制、周而復始,形成一個個以小型股票為圓心的循環(huán)周期 高潮生 融資職能一葉障目 公司上市募集資金只是股市的職能之一,股市同時還是實現財富效應的一種工具,它可以將由公司創(chuàng)造出來的盈利財富按照持股的原則分配給股東。所以實體經濟與股票市場是相輔相成的統(tǒng)一體,而不是矛盾與對立的雙方。 我們不能只看到股市的融資職能,卻忽略了它分配財富的另一職能。試想假若沒有股市的存在,公司以其盈利形式體現出來的實際財富如何轉移到社會民眾中去?但股市這一職能的實現首先要有賴于上市公司創(chuàng)造財富,然后才是股市分配財富的公平與有效。 而中國目前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都存在著明顯不足,尤其是缺乏一大批資質好且績效佳的公司作為股市的骨架和軀干。這同時也給國有股減持造成了困難。當眾多公司盈利不佳時,再碰上國有股紛紛減持,這對于股市來講無異是雪上加霜。如果公司的資質和業(yè)績能夠得到顯著改善,而且改善一個﹑減持一個,那么股市及投資者心理所承受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因此,如何能夠推動公司銷售與盈利的持續(xù)和快速增長,此乃促進中國經濟與股市健康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晴雨表”功能失靈 股市是反映國民經濟狀況的晴雨表,但二者之間并無直接聯(lián)系,而是要由公司盈利作為連接二者的紐帶。也就是說國民經濟的成長是通過公司盈利的增長而反映在股市變化之中的。公司掛牌上市可以籌措到當前數額確定的資本,但它能否將其轉化為今后的財富源泉卻是一個未定數。這就是投資的風險性與不確定性所在。 成熟與理性的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時,實際上擁有的是這些股票的發(fā)行公司。他們并非只是想持有一紙票面憑證,而是要以股東的身份分享這些公司在源源不斷向全球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產品和服務時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和收益。 美國微軟公司在過去20年中的成功不僅締造了比爾·蓋茨這一世界首富,同時也在其成百上千萬的股東中造就了無數的百萬富翁。這一投資意識不僅需要教育和培養(yǎng),更是需要時間的考驗與實踐的證實才能為普羅大眾所認同和接受。 即便是在今天的美國,對于保險規(guī)劃﹑投資規(guī)劃﹑稅務規(guī)劃﹑退休規(guī)劃﹑遺產規(guī)劃所有這五大財務規(guī)劃都能了如指掌﹑安排得當的平民百姓也仍在少數。 誰之過? 那么股市中如此濃重的投機氣氛究竟是“誰之過”?即便這確實是與“羊群效應”有關,也不應以此而怪罪于私人投資者,因為“與莊俱進”和“跟莊起舞”或許是他們要想獲利的快捷方式甚至唯一途徑。 華爾街多少年來不也是流傳著“毋與潮流對著干”、“識時務者為俊杰”(Don't Fight the Tape)這樣的至理名言么?所以,作為莊家的機構投資者或許應當說是投機市場的始作俑者,但是對他們這樣大加撻伐似乎也有欠公允。 中國股市這些與眾不同的結構特點又怎么能夠期望他們像其他股市中的機構投資者那樣﹑建立起具有正常“核心環(huán)繞式”結構的投資組合呢?競爭的壓力與生存的渴求﹙當然對某些人還包括過度的貪婪﹚便會驅使他們放棄“陣地戰(zhàn)”的韜略而改用“游擊戰(zhàn)”的下策,通過吸貨﹑洗盤﹑拉升﹑和派發(fā)等做盤手法來進行市場運作和倉位控制。 所以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私人投資者,大家都是中國股市結構特點的受害者。這些特殊的結構和規(guī)律大行其道,就迫使他們不得不去致力于尋找和開拓一些旁門左道或者歪門邪道,有些人甚至于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 那么,即將跨門而入的國外機構投資者是否會以身作則﹑為中國股市帶來某些根本性的變革呢?人們應當滿懷熱望﹑但又不宜期望過高。中國股市的這些獨特之處使得中外機構投資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投資理念與操作手段,就好比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在股市間的這些鴻溝彌合之前,他們誰都很難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對方的領地中有所作為,就如同是“強龍壓不住地頭蛇”。 至此,我們可以對中國股市的運行模式得到這樣一條較為清晰的脈絡:過度的市場投機首先萌芽于個別易于操縱的小型股票,待其壯大而進入指數核心后便被棄之如敝履,之后另一小型股票又成為下一輪的獵物。同一步驟如法炮制、周而復始,形成一個個以小型股票為圓心的循環(huán)周期。其結果導致小型股票蓬勃日上,大型股票則江河日下;指數核心由于眾多股票不斷進進出出而顯得松松散散;沒有誰能夠持續(xù)成長而最終成為真正從容不迫﹑巋然不動的大型股票,具有中流砥柱的風范和氣質。所以,金字塔架構使得松散式核心﹑小型股迷思﹑以及投機性運作這幾大特點一脈相通﹑一氣呵成。 (作者為美國道瓊斯公司全球指數開發(fā)與研究資深總監(jiān)) 《國際金融報》(2003年03月03日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