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確的決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1日 13:52 證券導刊 | ||
本周,耶魯大學經濟系著名教授羅伯特·希勒應邀來京出席“中國金融:走向理性繁榮”的主題會議。美國股市泡沫的破滅,使羅伯特·希勒名聲鵲起,他的一本《非理性繁榮》曾使納斯達克一舉跌去50%的市值。而中方主講嘉賓是對中國股市的泡沫提出諸多中肯建議的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本次論壇因而被譽為中美經濟學家的顛峰對話。 羅伯特·希勒的另一學術背景是,他也是當代行為金融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而2002 一個經典的案例是97年英國《金融時報》舉行的一次競賽。競賽的參賽者被要求從1到100中選一個數,所選數接近平均數2/3的,就是優勝者。舉個簡單的例子:有5個人參加競賽,分別選擇了10、20、30、40、50,平均數為(10+20+30+40+50)/5=30,30的2/3為20,因此選擇20的為優勝者。競賽的關鍵在于:如何去思考。比如,如果你認為其他參賽的人都選擇20,想要獲勝的話,你應該選擇最接近20的2/3,14。可是如果其他的人也這么想的話,他們也會選擇14,這樣你應該選擇10才能獲勝。如果大家繼續這樣思考下去,最終大家都選擇1才是理性的選擇,這時每個人都是優勝者。 但最終獲勝的選擇是13。即使在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群體中,最終獲勝的數也不是1,這說明大部分人的選擇都不是理性的。這項競賽的意義在于,在做決策時,你需要對其他人錯誤的程度有一個正確的估計。 這項競賽其實描繪了證券市場人們投資決策的過程。投資決策時人們會犯錯誤,這些錯誤又會影響證券的價格,大家都犯錯誤的時候,即便理性上你是對的,實際上你也是錯的。這個競賽很容易讓人想到凱恩斯曾經把股票市場比作選美比賽。凱恩斯認為,在選美比賽中,人們不是選出他認為應該獲勝的選手,而是選出他認為別的大多數人可能選的選手。把凱恩斯的選美的思維方式應用于股票市場,就要側重于分析導致投資者跟風、投機、羊群效應、追漲殺跌等的行為心理和價格分析,這些方面恰恰也是傳統金融學家所忽略和不能完美解釋的。這樣,建立在質疑理性投資者假設和市場有效性的基礎上、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形成根本對立的。 卡恩曼和已故的特沃斯基指出傳統預期效用理論無法完全描述個人在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行為,他們將這些違反傳統理論的行為歸納為三個效果: 1)確定效果:個人對于結果確定的現象會過度重視。比如一個投資有確定的2400元的收益,另一個投資有33%的機會獲得2500元的收益,有66%的機會獲得2400元,有1%的機會沒有收益,雖然后者的期望值大于2400,但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2)反射效果:個人在面對損失時,有風險偏好的傾向,對于收益則有風險趨避的傾向。表現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往往會賣出獲利的股票,而繼續持有虧損的股票。3)分離效果:個人會因為問題描述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這個效果被其他的專家命名為框架相依理論。投資者,尤其是年長的投資者,喜歡購買高分紅的股票,他們認為股利分紅是收入而不是資本,他們覺得用股利作生活費,不是花掉自己的財產,而賣掉股票作花費,不僅會擔心股票上漲后會后悔,而且會覺得自己的資產減少了。實際上,公司分紅與否并不影響個人的收益(不用于分紅的資產增加必然會在股價上反映出來)。 在美國,現在有許多基金、投資公司、咨詢服務公司已開始在其產品和投資策略設計中使用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不少行為金融學家也大多是這些公司的發起人或合伙人。行為金融學家把其理論應用于股票交易實踐,提出了許多股票交易策略。如反向交易策略,它指的是投資于目前尚不被大多數投資者看好的資產。另一個交易策略是,盡量減少交易的頻率。而基于行為金融學開發出的更具體的交易策略細節,則因為涉及到商業秘密,現已成為基金經理人秘而不宣的競爭利器。 在股市中屢屢碰壁的投資者,不妨也學一點行為金融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