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鼠博弈--談現代經濟中的市場監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9日 15:39 《經濟導刊》 | ||
現代經濟中的市場監管,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博弈過程,這一過程通常被形象地比喻為貓捉老鼠的游戲。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市場中必然鼠害叢生,由此也就決定了貓的存在價值并相應產生了制定游戲規則的要求,以便為市場的正常與有效運行提供公平與公正的制度保障。貓與老鼠就是在這種對立中依存著,并各自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沒有了老鼠,那么貓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如果沒有了貓,那么鼠害也就會難以遏制。但在我國現階段,市場化的改革并未到位,市場監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在這個過程中, ——貓太多。從理論上來說,貓多并不一定就是壞事,但在眾多的貓都有自己的利益并且經常相互爭吵從而無心捉鼠的情況下,問題就來了:老鼠們趁貓勾心斗角之際,晝夜兼程地攫取自身利益,其結果,就必然是監管效率的降低與市場運行的混沌無序。 ——貓太肥。由于有充足的營養供應渠道與供應機制,因而貓就大大失去了以捕捉老鼠為生存手段的危機感與使命感,結果,在養肥了貓的過程中也養鼠遺患,進而造成了鼠的泛濫。 ——貓太黑。貓不僅數量多,而且還有級別與層次。區域的貓對轄區范圍內的老鼠也往往會區別對待。如果老鼠能給自己帶來切身利益,那么即使鼠害橫行,貓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會對老鼠的行為予以縱容。比如,上市公司通過財務造假與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圈錢”而給地方帶來了好處并為當權者搭建了通向仕途的階梯,就會得到當權者的支持與關懷。正因為如此,貓與老鼠這對天敵在市場上也經常會結成利益共同體,老鼠也會因此而得到貓的“父愛主義”保護,甚至會出現貓幫老鼠“化妝”乃至“偽裝”等極不正常現象。這樣,貓鼠之間就從以相互排斥作為存在前提而演變為利益上的互有所求,其極端表現就是貓的家族成員貪污、受賄以至幫老鼠“偷糧”。 ——貓太笨。現代經濟中的老鼠,很多都掌握兩種以上的語言,加之很多老鼠本身就是國際化的大機構,在貓鼠游戲中游刃有余,因而每每打出“國際化”和“與國際接軌"的招牌來,都往往能夠收到奇效。貓與老鼠斗法,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以貓的讓步、妥協甚至失敗而告終。2001年開放B股市場,給國外的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拉高“搏傻”的重大機遇,結果是,一些外國機構賺得盆滿罐滿,而中國的投資者卻被深深套住,開放的結果反而是B股投資者的單向中國化與本土化了。 ——貓太油。在我國的市場上特別是在股市中,貓捉老鼠還遠沒有制度化,而是時緊時松,時嚴時寬。當政府希望股市漲時,所有的貓都回家睡覺去了;當政府希望股市跌時,所有的貓又一齊出動。這種隨機性很強的市場監管往往給市場發出錯誤的信號,并程度不同地擾亂了市場預期,使得市場原則與市場規則經常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沖擊與挑戰,其結果,就必然使市場公平與市場效率雙雙受到損害。 ——貓太軟。老鼠之所以怕貓,是因為貓對老鼠有致命的威脅。但如果這種威脅不強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了,那么老鼠還會怕貓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在現實的市場監管中,的確發生了這種威脅逐步減弱的情況。2001年退市機制的推出,曾博得市場的陣陣喝彩,以為我國股市的“劣汰”機制已經形成了;但沒想到的是,一些已接近死亡的老鼠被貓抓到后,不但沒被吃掉,相反,被捉反而使它們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幫貓捋了捋胡子后,大多數被捉的老鼠又都大搖大擺地回到市場上來了。銀廣廈、藍田股份與幸福實業等存在嚴重問題的股票的輕易復牌使我國股市的退市機制大打折扣,退市在我國股市中已經成了“過場戲”。 ——貓太假。貓不但不恪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而且還經常與鼠為伍甚至裝扮成老鼠而下場踢球。在這種裁判員與運動員關系不清甚至不分的情況下,公平的競爭機制與公正的交易機制是很難形成并發揮作用的。 ——貓太難。由于在我國的股市上,產權明晰化的進程還遠沒有完成甚至還沒有效啟動,大多數上市公司還帶有國有企業的鮮明特征,這就使得貓捉老鼠經常演變為大貓抓小貓或黑貓抓白貓,貓對老鼠的懲罰也經常是“面打籮里轉”,罰來罰去,罰的都是國有資產,在民事追究機制不完善、當事人也很少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下,市場監管往往進退維谷,其威懾力也就不能不大為降低。 盡管這里的“貓”與“鼠”與我們上述所說的“貓”與“鼠”在內涵與外延上都有一定差別,但它對貓的使命以及對好貓與壞貓的衡量標準的確認上卻值得我們借鑒。試想,如果當初不把捉鼠作為貓的使命以及好貓與壞貓的衡量標準,如果把上述名句改為“不管白貓黑貓,抓不抓老鼠都是好貓”,那么,在中國,昨天的改革會是怎樣,今天的社會將會是怎樣,明天的市場又將會是怎樣?在我們對現代經濟中的市場監管機制進行設計與建設時,這些問題都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極大關注與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