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集體亮相喜憂參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2日 07:4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尹萃 日前,滬深股市71只證券投資基金的2002年第四季投資組合已經全部公布完畢。透過這次基金投資組合的“亮相”,凸現的兩個變化令人感到欣慰。 一是藍籌股時代即將來臨。統計數據顯示,以中國聯通、中國石化、寶鋼股份為首的 二是基金投資的價值取向開始趨于理性。從本次公布的基金投資組合看,在基金重倉股中,主要是大盤股,定位普遍不高,風險相對較小,大多數是流通性極好的藍籌低價股,這說明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資理念和價值取向開始趨于理性化。 但是,在欣喜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基金業績大幅縮水。2002年中國基金業首次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總共虧損了100億元。數據表明,54只封閉式基金,17只開放式基金,截止到2002年年底其凈值沒有跌破面值的已所剩無幾。 其實,基金高速擴容背后的最大玄機是獲取高額利潤的管理費。因為現有的基金公司都是按資產規模固定提取管理費,根本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這種辦法的缺陷在于:基金的盈利能力與基金管理人的收益沒有直接關系。如去年上半年,49只基金的凈收益總額為-16.96億元(虧損額),但在49只基金上提出的管理費卻是5.1億元。以至于導致知名學者呼吁,“在投資者損失巨大的情況下,基金管理人卻照提管理費不誤,基金管理人的旱澇保收是不正常的現象!边@不僅影響了基金經理人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了投資人的利益,同時也成為基金二級市場價格長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基金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分銷渠道。分銷不僅是作為一個基金認購的場所,更重要的應該是為投資者提供有關基金更深入、詳細的信息,以及幫助投資者作出科學的投資決策。中國投資基金的分銷渠道突出問題表現在網點少、專業化程度低。 就封閉式基金而言,發行還是依賴網上發行為主,即使是后來對機構投資者網下申購放開后,但分銷渠道還是承銷商的網點,根本談不上形成一個為投資者服務的網絡體系。 從開放式基金的分銷渠道來看,開放式基金選擇商業銀行作為主要代理機構,無非是想利用商業銀行的網點優勢。但在中國實行證券、銀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情況下,銀行畢竟在提供證券專業服務上有所欠缺,將開放式基金的認購、日常申購和贖回在銀行進行,肯定讓投資者特別是個人投資者覺得不夠專業。 更重要的是,基金的發展要和經濟發展、大眾財富積累及社會文化背景下的理財方式相匹配。因為,基金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證券基金的規模與推出的節奏,要考慮到經濟背景及股市走勢因素,它需要大眾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產生出要求基金代為理財的強烈自我沖動,同時也需要已經運作的基金以良好的業績示范制造出對基金理財的需求力量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少曲折,才能讓廣大投資者把基金逐步當作像儲蓄存款一樣的理財工具來做平常心的對待,從而使基金業得到穩定、健康的發展。 《國際金融報》(2003年02月12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