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頻現委托理財黑洞 公司募資使用效率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0日 14:28 中國經營報 | ||
本報記者 胡朝輝 投資者不難發現,今年初行情稍稍回暖,上市公司就開始了迫不急待地圈錢行動。截止到1月21日,在14家公布了2002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要增發,6家要配股,2家擬發行可轉換債券。值得注意的另一個現象是,許多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資金往往不能按照招股說明書承諾的用途使用,而是轉而投向了委托理財,而且虧損嚴重,完全收回本金的僅有33筆 上市公司圈錢忙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有關數據表明:實施增發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著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有的甚至剛剛增發完就出現大規模虧損。海王生物在2001年初增發籌資14.49億元,但2002年首季就出現虧損;深康佳在1999年11月增發8000萬股,籌資14億多元,當年就虧損7億多元,平均每股的虧損額竟高達1.163元。在2001年增發的18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未完成當年的盈利預測,占增發企業的44.44%;最低的金健米業只完成盈利預測的22.51%。 對此,經濟學家韓志國指出,上市公司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增發上,必然弱化其經營功能與資源整合功能。很多上市公司不是在進行資源整合,而充其量不過是“組合”甚至“湊合”。 由于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增發融資等方式獲得大量不計回報、無需付息的社會資金,因而大多數上市公司都對此樂此不疲。“上市公司的態度是不要白不要,至于什么募集資金使用項目不過是個幌子。”一位“圈內人”的話可謂道破天機。 這一點,通過上市公司在圈錢成功后頻繁變更募集資金投向就可以說明,僅在1月18日,就有三家上市公司刊登了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的公告,長江通信則更是準備將其募集資金8000萬元用于購買國債。 對于這樣的再融資,投資者只好用腳投票,一走了之。 委托理財風險凸現“二傳手”的尷尬處境 上市公司圈來了錢,但是又不準備投入到募集資金使用項目上去,這時,委托理財就成了當然的選擇。 然而,僅據不完全統計,在日前12家公布了委托理財狀況的上市公司中,西安民生、上海家化、陜西金葉、大紅鷹、安琪酵母、外高橋6家上市公司全部收回本金,并有一定收益;岳陽恒立、華北高速部分收回本金;恒豐紙業、太鋼不銹、華北高速3家延期;豫能控股、合金投資未能收回本金。 來自聯合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則顯示,2002年從事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共36家76筆,委托總金額為35.28億元。截至2002年末的公告顯示,完全收回本金的僅有33筆,占總委托金額的44.6%;部分收回本金或未能收回本金的共計43筆,占總委托金額的55.4%。 委托理財原是正常財務現象,由于季節性銷售等原因,企業有閑散資金頭寸,存銀行還是投入資本市場運作,企業是有權利選擇的。但是始自1999年的大牛市給參與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帶來了豐厚回報,于是乎大批“閑置”資金被投入其中,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進行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約有100家,而在2001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涉及金額高達240多億元。 對此,《證券法》雖然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隨意更改募集資金使用投向,證監會在《上市公司檢查辦法》中也提出募集資金使用與招股說明書的一致性及變更的程序、資金管理的安全性,在《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中明確限制募集資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財。但是企業往往以生產資金用于委托理財,再向銀行貸款或募集資金維持正常生產經營,這樣就迂回規避了法規限制,事實上,募集資金跟自有資金確實很難徹底分清。 從表面上看,上市公司是將生產資金用于委托理財,用募集資金維持生產,但是這同直接將募集資金用于委托理財在本質上并沒有任何區別,但卻是法律所允許的。 盡管委托理財的風險早已在一些公司身上得到了充分顯現。但數據顯示,2002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的規模并不遜于2001年,委托理財緣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對此,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除正常的盈余資金管理需求外,一些上市公司空有成本低廉的募集資金卻沒有好的項目,外在資金的寬裕與內在企業低競爭能力導致一大部分資金游離于實質生產經營項目之外,去追尋虛擬經濟所帶來的超額收益。另一方面,目前對委托理財的監管也相對寬松,一些公司委托理財虧了就延期,一延再延,只要不主動計提相關壞賬準備或投資損失就不會對年內業績產生影響。 從募集資金到委托理財,上市公司在其中扮演了資金“二傳手”的角色,對此,無怪投資者無奈地說:“早知道上市公司圈錢是為了炒股,還不如我自己去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