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政策預期引發股市異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6日 09:05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記者祁和忠發自上海 編者按:滬深股市以其慣有的暴漲暴跌形態,拉開2003年滬深股市的序幕。 兩市在2003年開市遭遇三連陰并創出近3年新低后,爆發出一輪排山倒海的強勁上漲。盡管對此次行情的性質目前尚無法定論,然而從2001年7月以來走熊的市場,已經不能承受 面對突如其來的暴烈行情,市場各方各有看法。 1月15日,在中國聯通、中信證券的強勢支撐下,上證綜指在繼周二巨量急升,創5.81%漲幅后,作微幅調整,小跌7點,以1459點收盤。滬、深兩市總成交超過318億元。 對于本輪行情的快速啟動和大幅上漲,不少投資者和關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人士,都熱切盼望經濟學家能及時從經濟學角度予以分析。1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先生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股市上漲主要是出于市場對政策調整的預期。 政策預期 華民認為,目前的經濟政策、經濟環境都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方面的因素不是導致股市上漲的原因。股市上漲,主要是由于央行行長、中國證監會主席等易人后,市場對于金融高官換屆,監管思路可能會有一定變化的期望所致。 華民指出,在本輪行情啟動前,股市已處于底部,不能再跌了。再往下跌,很多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會出問題,整個金融泡沫就有可能破掉。 實際上,這也正是股市一旦接近1300點這個關口,管理層就要出政策,千方百計保持市場穩定的原因。 對于股市中的泡沫,華民認為虛擬經濟有泡沫是正常的,但泡沫過大,肯定不好。應對泡沫過大的辦法不應去捅破它,而應該去治理,不讓泡沫膨脹,同時通過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去逐步填充泡沫。 華民表示,由于股市的狀況已不可能進一步壞下去,因此市場預期金融高官易人后,政策調整有可能會給市場帶來利好。對于大資金操作來說,不可能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了再入市,那樣做在時間上肯定來不及,因此要領先一步。 不能捅破 股市如泡沫過大,應通過控制和治理的方法逐步解決,但不能捅破,這是華民先生一貫堅持的觀點。 在此前的言論中,華民先生的觀點一直是,股市歷來有泡沫,但關鍵在于泡沫是否可持續,因為只有可持續的泡沫才有利于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他認為,如果發現泡沫難以持續,就要進行控制和治理,讓泡沫變小,變得可持續,但不能捅破。 境外證券市場發展的成敗經驗證明,捅破泡沫是危險的,只有將泡沫維持在適當的水平才能保證現代的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在這方面反面的教材很多,上世紀80年代,拉美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后,由于泡沫被捅破,最終導致拉美國家被淘汰出局;上世紀9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破滅,日經指數整整十幾年從3萬多點高位跌到現在的8500點附近后,仍不知底在何方,日本經濟至今一蹶不振。 作為西方成熟資本市場范例的美國,則很注意股市泡沫的治理和保護。在上世紀90代,美國通過對泡沫的有效控制,創造了新經濟的神話。在美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過程中,美國股市特別是納斯達克高科技市場泡沫明顯過大,但當美國9·11事件有可能一下子將其捅破時,美聯儲不遺余力地通過大量注入資金、不斷降低利率的辦法,維持股市穩定,格林斯潘也一直緊盯股指走勢。 其實,美國政府在關鍵時刻對股市進行成功調控的例子,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出現。1973年石油危機中,美國也沒有采取把泡沫捅破的緊縮政策,而是對之進行控制和治理,包括采取必要的通貨膨脹。 歷史經驗證明,捅破泡沫是極其危險的。在全球經濟一片灰色中,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有7%以上增長速度的國家,在實際經濟已如此依賴于金融虛擬經濟的今天,股市的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仍不是很大,但事實上已成為宏觀經濟的基本部分之一,股市的價格是一種信號,反映的是一種預期。證券監管部門可以不將股指作為直接調控目標,但央行等其他重要職能部門卻不能不關心股指走勢,調控股市并不是新興市場所特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