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低價亮相 向市場傳遞出什么信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09日 13:56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煒 作為國內首家通過IPO方式上市的證券類上市公司,中信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低價定位,出乎不少市場人士的預料。1月6日上市首日僅小幅上漲11.33%,7日下跌3.19%,8日才受大盤重返1339點刺激而漲停收于5.34元。 若放在一二年前,即便中信證券的每股收益依然只有幾分錢,其新股上市肯定會受到追捧。當初,一大批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都曾有過不俗的市場表現。可如今好不容易輪到首家券商IPO上市,中信證券的表現卻與次日上市的皖通高速呈天壤之別,后者于7日上市首日大漲96.82%。其實,近期二級市場雖持續低迷,但騰達建設、時代新材、法拉電子等新股均有100%左右的收益率。上市首日只漲一成多,中信證券的新股申購收益率,在大盤股中也是偏低的。 把中信證券與皖通高速作比較,就題材而言,中信證券肯定勝出一籌。皖通高速募集資金將用于向總公司收購及續建連霍公路安徽段,屬于不會產生暴利的基礎設施建設行業。而中信證券是一家券商,盡管目前券商的處境糟糕至極,但其發展空間極具想象力。一方面,中信證券贏利能力的衰弱主要是受到股市疲軟的影響,而投資者目前普遍認定大盤距底部不遠,一旦市場回暖后,券商的盈利也將很快觸底反彈。應該看到,券商若出現虧損或業績不跌,其性質與普通工商類上市公司還是有差別的。另一方面,券商目前是國內投資銀行業的主體,資產證券化、收購兼并、風險投資、衍生工具交易及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業務在國內券商中還是“空白”。作為經營資本的企業,其發展前景并非沒有想象空間,而且比幾年前炒作的網絡、生物醫藥等題材明顯貨真價實。 然而,曾經追捧過參股券商概念股的投資者,最終還是沒有在上市首日給初來乍到的中信證券以好臉色看。中信證券與皖通高速的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相差一大截,主要與發行定價的高低因素有關。中信證券被稱作低價發行實屬受之有愧,皖通高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低價發行。若以市凈率作比較,中信證券發行后的每股凈資產為2.114元,發行價的市凈率為2.12倍;而皖通高速發行后的每股凈資產為2.097元,發行價的市凈率僅1.049倍。可見,中信證券上市后的漲幅差勁,實在是被公司基本面欠佳拖住了后腿。這是市場投資行為理性后的必然結果,若沒有業績做支撐,又有誰會對中信證券作為國內首家IPO發行券商的特殊身份買賬。更何況以2002年業績計算市盈率,中信證券已可能高達100倍左右。而皖通高速上市首日大漲近1倍后,其市盈率估計還不足30倍。 至于券商盈利的反彈空間,及其向投資銀行轉型的發展潛力,投資者不再輕易用炒作某個題材的價值觀趨之若鶩。雖然成為一流投資銀行甚至金融控股集團是不少券商的戰略目標,但現狀距目標與理想還十分遙遠。就拿中信證券來說,在2002年1至6月的營業收入構成中,手續費收入占38.06%,自營證券差價收入占16.03%,委托投資管理收益占0.69%。而且,國內券商欲拓展更全面的投資銀行業務,還存在不少障礙與困難。例如,面對境外投資銀行的搶灘,國內券商的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也較弱。 中信證券與皖通高速上市后的股價表現差異,說明理性和價值投資理念的樹立趨于明顯,題材已漸漸讓位于業績。長期以來,國內股市一直熱衷炒作題材,而依據業績評判投資價值的理念處在下風。不同行業板塊不同個股間的市盈率差別,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含題材的炒作價值來決定。“5.19行情”以來的漲漲跌跌,特別是近一年多來股市投機價值的減弱,使投資者對題材的興趣大減,轉而更多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了題材炒作作支撐,近期又拿不出良好的業績回報,中信證券上市后的股價定位表現自然偏低。較之中信證券,皖通高速擁有擺在眼前的利潤,而且其按略高于凈資產的價格來發行是參照國際慣例,結果也就更受到投資者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