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衛鋒
日前,龍滌股份發布公告稱,擬投資3000萬元,參與發起設立黑龍江宇華擔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由龍滌股份、北亞集團、哈藥集團、黑龍股份、哈空調等上市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早在去年3月,華晨集團、金杯汽車就宣布各出4.4億元巨資,參與設立民生投資信用擔保有限公司;而燕京啤酒、青鳥天橋、雙鶴藥業、清華同方、大恒科技、北京巴士、
北新建材、用友軟件等公司,均參股了中投信用擔保公司。2002年10月,思達高科、神火股份宣布,各出資4500萬元和2000萬元,參與發起設立河南省中小企業投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擔保業一時成了上市公司的“新寵”。那么,為何近期擔保業受到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青睞呢?上市公司在擔保業中扮演何種角色呢?
據了解,擔保公司主要是從90年代起,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產生的。目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有1000家左右,互助擔保機構和商業擔保機構也超過了100家。我國的擔保機構主要有三種:一是信用擔保,約占全部擔保機構的90%,主要以地方經貿委會同財政、銀行等部門共同組建,資金主要由政府預算撥款;二是互助擔保,是中小企業為緩解自身貸款難而自發組建的,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占5%左右;三是商業擔保,以盈利為目的,同時兼營投資、顧問咨詢等其他業務,占5%左右。據了解,上市公司參股設立的擔保公司多數為商業性擔保公司。
一部分“涉保”的上市公司們,顯然較為看好擔保業的前景。北亞集團有關人士稱,其對于擔保業的發展前景深具信心,并認為此舉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搭建上市公司相互扶持、相互合作的平臺。思達高科有關人士稱,擔保業屬于新興行業,業務量將隨著國民經濟市場化程度提高而不斷擴大,公司參股的河南省中小企業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地域獨占性的優勢及資源優勢,且該行業風險低,收益穩定。
然而,我國擔保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失信、“賴賬”現象時有發生、資本金不足、專業的擔保人才嚴重匱乏等都限制了其發展。同時,由于央行對擔保費必須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50%的規定,導致其回報率不高。此外,按照財政部規定,擔保機構每筆擔保額不能超過其資本總額的10%,許多銀行又另加了一個條件:單筆貸款不能超過擔保機構在該銀行存款的10%,限制了業務發展。且因我國尚未建立擔保補償機制,一旦發生代償,將有可能造成嚴重打擊。據了解,某上市公司屬下的一家擔保公司,自1999年成立至今,只為一家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做過信用擔保,而這筆業務還是因為上市公司與該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有著業務上的往來,抵消了其擔保費用才做成的。
擔保業目前的困境,自然導致了不少人對于上市公司參股擔保公司動機的猜測。有研究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參股擔保公司可能是為了自己以后在貸款方面獲得方便。但不少上市公司不同意這種說法,如神火股份董秘王培順說,上市公司本身資信良好,不存在貸款難的問題;神火股份對于參股擔保公司的利潤回報預期值并不太高,其看重的主要是在擔保公司在穩健經營下的相對穩定的回報。
此外,還有研究人士認為,由于擔保公司屬于“準金融業”,且目前受到《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法律、政策的鼓勵,因此介入較為容易。不少上市公司在擔保業“跑馬圈地”,可能是想在擔保業目前進入門檻較低時,搶奪其珍貴的金融業“牌照資源”。
也有部分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參股擔保公司,可能與目前方興未艾的MBO熱潮有關。聯合證券研究員付羅龍分析,個別上市公司在參股擔保公司時,可能有為未來的MBO作準備的打算。目前國內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層熱衷于開展MBO,但在資金來源上困難較大,銀行在提供貸款等方面有不少顧慮,而參股擔保公司后,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取得銀行MBO貸款方面的能力就大大加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