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泉
一套精裝的《資治通鑒》,標價3萬多元,卻可打一折銷售。發票仍可以照原價開,以利買者找公家報銷。這種現象在北京甜水園偌大的圖書批發市場上并不鮮見。對此,許多出版界的有識之士一再呼吁相關政府部門,治一治圖書亂定價的現象。
圖書定價放開這么多年,不但標價遠遠高于成本,而且由此滋生的“腐敗”現象也愈演愈烈。但你能說書價的市場化改革就是錯誤的嗎?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當然沒有錯,但在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有關方面放松管制卻是值得反省的。在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活動中,代表公有制主體的相關監管部門不可能一下子就淡出市場利益之外,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能之一便是用各種手段培育市場,包括用強有力的行政手段維護起碼的市場秩序和市場公平。
周小川主席最近邏輯縝密地論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組織結構”。通篇貫穿著“新興加轉軌”的主旨思想,闡明了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發展的兩種力量,即市場自發力量與政府力量的作用和二者之間的關系。并再次指出:“如果市場在某些方面能比政府做得更好,我們就應交給市場去做。”
關于作為裁判員角色的監管者“在緊急情況下,應該可以特殊處理”的問題,實際上爭議歸爭議,任何國家甚至市場化程度極高的國家在上述情況下都會果斷發動政府力量。問題是在更多時候我們的監管者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單一的裁判員角色。因為裁判員的主要職責是按規則維護球場秩序,我們的監管者還是多數規則的制定者,并且在“新興加轉軌”的市場里,指望市場力量主導規則的制定也是不現實的。“正清單”也好,“負清單”也罷,咱這裁判員哪是吹吹哨、打打手勢甚至亮幾張紅牌那么單一?
作為政府管制力量的直接代表,在并不能證明“市場在某些方面能比政府做得更好”時,當然不可袖手旁觀。比如說對市場化定價發新股的政策實施時個別上市公司瘋狂抬高發行市盈率,再比如增發新股政策被市場化成怨聲載道的“濫發”時,監管力量便出手制止。正像小川主席強調的那樣:“漸進式改革思路可能會使有些政策法規探索性比較強,不照抄成熟市場的條文,過渡性法規也會比較多,但實踐表明中國的做法總體效果比較好。”
市場化旗號下,圖書市場的混亂對整體經濟的危害充其量也大不到哪兒去;但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則是須臾不能忽視的,政府管制的力量不可一概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