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
編者按繼推出“2002中國股市回眸”第二篇“2002年股市十大新聞人物”后,本報再推出“2002年中國股市十大時尚”。它們分別是:上市公司“愛上”房地產、手機成了“香餑餑”、民企高派現成風、引個老外當股東、獨董辭職、MBO掀浪潮、可轉債發行步入高峰、“水務潮”澎湃、甩賣券商股權、券商裁員減薪。
上市公司“愛上”房地產
上市公司“一窩蜂”涌入房地產領域的情況在今年再度出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滬兩市有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達到了300多家,其中主營業務為房地產業的上市公司則多達70余家。今年以來有武昌魚、滬昌特鋼、申達股份、浦東不銹、青旅控股、先鋒股份、威遠生化、北方國際、新疆天宏、大連渤海、海星科技、長安信息、上海梅林、廣電電子、西安飲食、陜國投、長春長鈴等數十家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宣布,斥巨資殺進房地產行業。
盡管諸多上市公司想從房地產業中分得“一杯羹”,但實際上,從房地產業中獲得可觀利潤已是今不如昔。第三季度季報顯示,房地產上市公司業績同比下降的家數為同比上升家數的兩倍。
對房產類上市公司業績前景產生擔憂的真正原因是房地產泡沫的出現。今年8月,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日前強調,各商業銀行要切實貫徹落實已出臺的房地產信貸管理政策,嚴格審查住房開發貸款發放條件,防范各種潛在的金融風險。手機成了“香餑餑”
2002年對于國產手機來說,可以稱為一個收獲的秋天。從2001年開始,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逐漸上升,有了充分實力與洋品牌分庭抗禮。
在這個過程中,以手機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取得了良好業績。波導股份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取得了22.03億元,凈利潤也拿到了5.63億元;中科健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1%,凈利潤也增長106%;TCL通訊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達到379%,實現凈利潤1.13億元;深康佳上半年實現盈利2420萬元,其中手機創造的盈利占公司凈利潤的92.77%;ST廈新手機產品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4.3%;東方通信“東信”牌手機也取得了很大突破。
正是看到了這些先行者取得了成功,一些上市公司忍耐不住誘惑,紛紛攜巨資進軍手機行業。其中深桑達推出了“桑達”彩屏多媒體手機,泰達股份推出了高端智能手機,蘭寶信息引進全球最先進的手機系列產品生產線今年將正式投產;澳柯瑪、清華紫光、托普科技、世紀中天、廣電股份、長豐通信等宣稱要進入手機市場。
而已經入局的TCL、康佳、廈新、波導等紛紛在手機領域追加投資、擴大規模。
上市公司爭相進入手機行業的結果是生產能力過剩,市場容量不能同步擴大,價格戰越打越烈,公司利潤越來越薄。
民企高派現成風
2001年年報披露后,一批于2001年高價發行且公司主要由自然人控制的民營“新貴”,清一色地推出高比例分紅派現預案而格外醒目,并成為市場議論的焦點。
比如,2001年每股收益為0.41元的康美藥業推出了每10股派2元的分紅預案;每股收益0.42元的魯泰A推出了10派3.18元的分紅預案。
而其中的“出頭鳥”用友軟件以擬10派6元(含稅)的更大比例分紅,將高派現推向高潮,并引起各界的廣泛爭論。而之所以引起爭論,是由于人們看到,其大股東王文京直接間接持有公司55.2%的股份,可分得現金紅利3321萬元,拿回其投資用友公司的一半投資。如果明年情況一樣,王文京投資用友的全部股份都可以用現金的方式全部收回。而流通股股東分得紅利則需要133年才能收回投資。
針對上述現象,有人認為這些民營老板有套現行為,應該謹防;有人認為派現做法本身并無問題,但如何避免“大股東利益最大化”仍是中國股市的一個艱巨任務。
有關資料顯示,歐美上市公司一般是將稅后利潤的30%至40%用于分紅,日本的上市公司一般將稅后利潤的10%至15%用于分紅。相比之下,我國民營企業的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確實偏高。
引個老外當股東
今年年初以來,基于對國內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加快的強烈預期,外資并購題材成為投資者目光的焦點,在年內股市主要的兩次反彈中,外資并購題材都得到了一定的炒作。
據統計,到今年11月,外資在內地股市完成了直接或間接參、控股上市公司案例達13起,具有外資概念的上市公司達95家。
有跡象表明,今年的外資并購進展更快。令人矚目的是,伴隨著《關于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通知》的發布,證券市場更大規模、更高層次、更廣范圍的外資并購浪潮即將展開。
獨董辭職
曾幾何時,能夠出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一職,被認為是榮譽、是美差,可眼下卻屢屢出現獨董上任不久即提出辭職的事情。統計顯示,到目前為止,已有56家上市公司超過60名獨立董事辭職,今年半年報和三季度季報期間尤為突出。這些辭職獨董的任職時間短的僅一個多月。
比如,今年8月14日,海虹控股獨立董事徐小凡向董事會提出辭職;8月17日,長春燃氣公告稱,已接受獨立董事張繼國的辭職請求;11月13日河池化工公告,3名任期不到半年的獨董將辭職。另外,江西銅業、深信泰豐和山航B等公司的獨立董事都在今年提出辭職。
令人矚目的是,辭職的獨董中包括蕭灼基、魏杰等著名經濟學家。
大部分獨立董事的辭職原因,主要有三條:一是工作太忙,無足夠精力打理上市公司事務;二是因身體、工作調動等原因,獨立董事無法繼續任職;三是獨立董事任職的上市公司數量超過上限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獨立董事辭職的上市公司中,相當一部分是被市場質疑或有嚴重問題。一些獨立董事辭職的主要原因,則是無法真正行使獨立董事的監督權,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行為難以實現。
MBO掀浪潮
MBO(管理層收購)這個“舶來詞”今年以來有些熱得發燙。一個有力的佐證是,1999年到2001年3年中,上市公司中發生MBO的共有粵美的、深圳方大、宇通客車等5家,而今年以來,已經先后有洞庭水殖、勝利股份、ST甬富邦、維科精華、中國銀泰、鄂爾多斯、佛山塑料、特變電工等8家公司宣布實現了MBO。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洞庭水殖和勝利股份。
來自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在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00多家上市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準備或者即將推出MBO方案。
與此同時,一些有關的研討會頻頻舉行。而MBO基金也紛紛亮相。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至少有5到10家類似于這樣的MBO基金正在籌建之中。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中國實施MBO,既有理論層面的難題,也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問題,更有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困難。盡管還存在這樣那樣不同的看法,從近期上市公司收購的新動向來看,通過MBO實施國有股協議轉讓的步伐正在加快。
可轉債發行步入高峰
今年可謂是可轉債發行的高峰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今年提出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有40多家,總的擬發行規模超過300億元。另一方面,今年從陽光轉債發行到最近上市的燕京轉債,共有5家上市公司完成可轉債的發行,實際融資規模達40余億元。而自1997年3月《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到去年底,只發行了5只可轉債,籌資額度只有47億元。
但與上市公司熱情高漲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市場對于可轉債越來越不領情。陽光轉債網上申購中簽率僅為7.19%,但10月燕京轉債實際發行額為3.27億元,僅占發行總量的46.75%,余額3.73億元由承銷團負責包銷。
于是,一些上市公司為了盡快如愿,使出渾身解數,大改其可轉債條款。據統計,從10月30日雅戈爾率先修改可轉債發行條款以來,一個多月已經有龍電股份、民生銀行、西寧特鋼等七八家上市公司調整可轉債發行條款,其中中信海直、新鋼釩甚至是多次調整方案。比如,西寧特鋼分別從票面利率、初始轉股價、特別向下修正條款、贖回條款、回售條款等諸多方面進行修改,以吸引投資者。
“水務潮”澎湃
由于水務關系到國計民生,再加上資金門檻高,因此上市公司對該領域的投資受到了很大限制。但今年隨著政策的放開,在巨大預期利潤的誘惑下,上市公司們紛紛攜巨資闖入,以圖發展。
據統計,除原水股份、武漢控股、南海發展、錢江水利、創業環保等5家主業為水務的上市公司外,今年以來,以巨資投資水務的上市公司就有首創股份、蘇州高新、、天津泰達、海鳥發展、ST國嘉、粵華電、創業環保、長春燃氣、重慶實業等近10家,僅首創股份便投資20億元之巨,不少公司則是大規模變更募集資金投向水務。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個“水務潮”,其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業內做大,業外突進;內外并舉,穩步升溫。其中,原來就以水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選擇了明晰水務主業并謀求做大做強的戰略。非水務主業的上市公司則以并購水廠或組建合資公司等種種方式介入,并且得到了不錯的回報。
甩賣券商股權
自1999年以來,證券公司良好的效益,使上市公司投資參股證券公司漸漸成為一種潮流,并且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大比例參股或控股券商。據不完全統計,最多時曾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投資參股40多家券商,控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也有近10家。
但今年以來,先后有一些上市公司宣布出讓券商股權。比如,雅戈爾董事會決定將所持有的天一證券出資1.5億元的全部股權轉讓,陸家嘴宣布將持有的平安證券20%股權轉讓,天津磁卡提出將持有的渤海證券10.79%股權轉讓給集團。
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因為頻頻發生上市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投資虧損。通程控股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6%,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上半年恒信證券虧損等所致。同病相憐的,還有陸家嘴、亞華種業、遼寧成大等一批上市公司。
券商裁員減薪
股市漫長的嚴冬讓多數證券公司捂緊了口袋。而裁員減薪的寒流波及眾多的證券公司,這在業內已非秘密。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券商,裁員幾乎已經到了50%,而且從事投行業務的部門裁員一直是最多的。
由于行業的不景氣,與裁員如影隨形的是減薪。大多數券商已經向員工明確表示,今年的年終獎金已經沒有指望了。在證券從業人員的收入構成中,年終獎通常和工資對半開,有的公司甚至還占總收入的60%至70%,因此不發年終獎了,券商減薪的幅度不言而喻。(深圳商報記者梁惠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