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問:經濟學是研究什么的?
答: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現象的。
問:什么是經濟現象?
答:人類一切圍繞著財富創造和分配的行為以及與之相關的方面。
問:……?
答:……。
這種問答有沒有標準答案呢?
如果對照教科書,肯定有標準答案;而如果對照現實世界,你就會發現答案實際上是豐富多彩的,事實上經濟成分已經滲透到現代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層面,經濟學研究的領域和范圍也在不斷地拓展和創新以至于所謂的業內專家反而大叫看不懂。比如,一直就為大家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常常能反映經濟學家研究的主流,但在專家眼中,現在這個獎項變得越來越不可琢磨,獎勵的盡是些偏門、冷門。今年是經濟心理學,而上年度是信息不對稱,在傳播學者眼中,這更像他們的主業方向。
傳播學理論中,信息傳遞的不對稱是一個定律,在政治社會中,信息意味著權力,在經濟社會中,信息就意味著財富,道理是一樣的。
一般而言,傳播的過程由三部分組成。首先要有傳播者,也就是信源,其次要有傳播的渠道,也就是通路,再者要有接受者,也就是受眾。在信源到受眾的傳播過程中,信息會受到很多干擾,這樣就會有耗損,渠道越多層次越多,信息的耗損就越大;理想的傳播是雙向的,信源可以根據受眾的不同反應作出相應的調整,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反饋;受眾如果是有主觀意識的人類,那么傳播的效應還必須考慮到選擇性理解這一心理因素,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具體到股市信息的傳播我們就會發現,在現代社會,傳播的渠道絕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復合的,所謂大道不揚小道傳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進入e時代,信息的傳遞就更為快捷,境內的媒體相對嚴謹,境外的媒體就相對隨意。比如有關國有股轉讓之后有可能考慮全流通的消息就來自境外媒體對有關高層采訪之后的報道。這就提示我們,任何政策都有如何解讀的一面,僅靠新華社發幾百字的通稿并不能傳遞全部的信息。作為信源,管理層無論在證監會還是在交易所的層面上都可以考慮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惑則解,無惑則散,果真如此,小道消息就不會有市場,發言人當場就能得到來自記者所代表的市場反饋,信息的解釋就更為全面,把負面作用降至最低,而刻意或惡意的誤導都會沒有市場的。
全流通、大盤股、股指期貨、QFI-I、QDII、CDR、創業板、法人股這些都是成長中的中國股市早晚要面臨的問題,圍繞他們的政策信息必須非常明確不能含糊,只要存在一點不確定,市場就會作出自己的選擇性理解。國有股減持就是這樣,2001年11月底宣布暫停之后,市場在短暫的興奮后立即進入新的動蕩,各種說法都有,謠言也就不斷。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明確宣布停止減持國有股隱患才得以消除。
那么會不會存在信源發出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種試探或測量信號呢?這種可能是不能排除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病急了亂投醫也是人之常情。問題是必須減小這種反饋的周期。
作為通路的一種,傳媒人士也應有相應的自律與他律。周小川在談及投資者保護話題時曾經說:“新聞媒體有助于強化信息披露,使投資者獲取完全、準確、及時的信息。同時我們希望新聞媒體具有長期的觀點,能夠將對名望、收入的追求和對市場負責、對公眾負責的態度更好的結合起來,這對證券市場的中長期發展一定會有很大的益處。”周主席話說得很含蓄,作為傳媒從業人員,水皮依然汗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