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唐健
基金公司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股權轉讓,這一次轉讓發(fā)生在基金公司的利潤率迅速地接近社會平均利潤的時候。如何處理轉讓過程中的一系列新老問題,將影響基金業(yè)今后的健康發(fā)展。
新老股東磨合能否順利
某保險公司負責基金投資的有關人士對目前的基金公司股份大比例轉讓感到十分無奈。他說,股權變化后的管理層會不會發(fā)生變化,發(fā)生多大的變化,這都是基金公司非常關心的,目前市場上如此大比例地股權轉讓必然會帶來人心浮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新業(yè)務的開展如封閉轉開放也可能因為股東變化而展期。新股東進入后,管理風格、管理層都會發(fā)生變化,而作為直接受影響的持有人對此卻無能為力。
基金業(yè)內人士對于股權轉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不諱言。業(yè)內人士透露,老的一批基金公司股權雖然較為平均,但管理層的領導較為強勢,股權變化后,必然帶來對現有強勢管理層的沖擊;另一方面,這些基金公司在成立之初,各股東單位都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對公司的管理模式均達成了共識,一些股東除對利潤指標有要求外,幾乎不干預公司的內部運作。新股東的介入勢必打破原來股東之間的這種默契,新老股東、股東與管理層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磨合。在磨合期內,基金的運作多少會受影響。
內部治理能否理順
基金公司的股權經歷過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的過程。當初,由集中走向分散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大股東操縱基金公司,進行關聯交易損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然而,股權的分散又帶來內部人控制的問題。一位內幕人士認為,目前基金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相當普遍,雖然這一現象尚未導致嚴重的損害持有人利益,但對股東的利益已造成負面影響。
去年以來,一批新基金公司的股權結構已悄悄發(fā)生了變化,股權相對集中,主發(fā)起人對基金公司擁有相對控股甚至絕對控權,但這還不足以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從法規(guī)和基金公司的內部治理上很好地解決這一困擾基金公司的問題已相當急迫。
惡意操縱能否被扼制
一邊是基金公司股權溢價數倍出讓,另一邊是基金公司利潤迅速的平均化,市場擔心新股東迫不及待高價介入會造成公司急功近利,甚至惡意操縱損害持有人和其他股東利益。
有市場人士表示,對惡意操縱的扼制一方面需要管理層設立相對明確的準入標準,使信譽不佳運作不規(guī)范的機構不能成為基金公司的股東,另一方面是加強市場行為監(jiān)管。但更為重要的是發(fā)揮持有人的監(jiān)管作用,有效地啟動持有人大會的表決機制,當持有人有充分自由的選擇管理人的機會和權力時,惡意操縱將會有所收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