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行情是一個大箱體,這個大箱體的關鍵點位是1550點,高點在向上200點附近的1748點,低點在下方200點附近的1339點。2002年的市場相比前幾年的風云激蕩,在走勢上自然是顯得淡靜很多。但是這一年卻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16大召開、WTO元年等;停止國有股在國內證券市場減持、降息降稅降傭、外資并購和QFII、新股發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數量空前的股票退市、IPO市盈率和市場化增發糾偏等;開放式基金大躍進式發展、上市公司MBO浪潮等……股市的外圍環境和內在要素都發生著歷史性的轉折。或者是這種大轉折造就了某些
股票的風云際會,或者是某些股票“英雄創造時勢”,這一年對股市走勢影響深刻的股票有很多。筆者試圖擷取其中對市場影響最廣泛、深刻的10只股票,透過這“10大名股”,對今年市場的特點和未來的變遷方向作進一步的探索。
一、中國聯通(600050):航母總動員之藍籌先導
中國聯通發行上市是今年市場當之無愧的重頭戲。把它列在首位,不僅僅是因為聯通選擇了這種在境內穿外衣、注冊新的控股公司的獨特方式上市,也不僅僅因為它上市首日就計入指數,更不是因為中國聯通上市以后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穩定了指數,而是因為中國聯通進入股市,對市場產生了而且會繼續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于,大盤藍籌低價股的出現,引導著追求穩定、安全收益的大資金向價值投資轉型,直接引發了市場價值體系的刷新,股價結構的調整就是價值體系刷新的表現形式。而且,未來還將會有更多、更大的“航母”繼聯通之后會以“低價、大盤”的特點進入股市,例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各大航空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
二、深發展(000001):外資并購第一槍打中老龍頭
盡管今年8月之前,投資者陷在深發展“無可奉告”的公告和鋪天蓋地的市場傳言中摸不著北,但是,10月17日深發展的公告還是證實了這個“外資并購第一案”,新橋投資集團將囊括其前5大股東股權成為新大股東。深發展被外資并購是本年度證券市場的大事,意味著以“開放”為特征的證券市場新重組并購時代來臨。本年度外資并購至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包括其他兩家深圳本地股賽格三星和深寶恒在內的并購題材股,外資股東現在都是“萍蹤俠影”,傳說中有,也似乎被證實了,但就是還沒有現身。所以,這些股票在公告外資并購消息后,股價隨之都出現了下跌。不過在消息明朗之前,它們都曾經充當過市場的明星股,股價已經出現了大幅度揚升。從這一點看,跨國資本并購在我國股市演繹之時,也打上了鮮明的中國特色烙印,也就是股價提前反應和“見光死”這兩大特點。
三、中海發展(600026):新盈利模式的試驗田
6.24以后的幾個交易日,低價大盤股出現了今年最為氣勢磅礴的一輪行情,其中中海發展走勢最強,不過隨后披露的中海發展半年報中卻看不出有大機構存在。究竟是誰做的中海發展行情,被人稱為“中海發展疑團”。在又過了一個月披露的基金半年報中,“中海發展疑團”得到解釋,上半年買進并清倉中海發展的基金數量很多,例如裕陽252.1萬股、華夏成長501萬股、景宏229.1萬股、景福109.5萬股、景業105萬股、科瑞328.6萬股、鴻飛121.5萬股、興華494萬股……中海發展的情況反映出市場重要主力之一----證券投資基金,上半年采取了以前基本沒實踐過的“超短線”策略,試圖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大部分基金半年報反映期初為0股、期末為0股的超短線股票都有200—300只,甚至4、5百只。證券投資基金今年總規模擴張至1300億以上,但基金業的“灌木叢生態”卻沒有明顯改觀,即個體普遍規模偏小、績效欠佳、投資方式、盈利模式和生存土壤雷同。基金公司的發起人幾乎全為國有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在此基礎上誕生的眾多基金基因類似,酷似“灌木叢”也就不足為奇。今后基金業的發展,還必將伴隨著尋找新盈利模式的問題。作為今年主力資金尋找新盈利模式“試驗田”的中海發展,是兩市1216家股票中唯一一個至今沒有回補6.24缺口的股票。
四、哈藥集團(600664):老樹新枝獨步青云
哈藥集團流通盤有41553.8萬股,2002年前9個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8.1532億元,實現主營業務利潤16.6851億元。該公司近兩年業績突飛猛進,但是作為老牌上市公司,哈藥2002年的市場表現還是令人驚訝,因為即使靠包銷配股余額被動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的南方證券,都坐享了巨大收益。去年下半年,南方證券被迫以12.5元的配股價包銷了6830萬股棄配股份。在此后的2001年年報和2002年前三個季度的定期報告顯示,南方證券雖然一直有少量減倉(三季度報告顯示其持有股份69961827股。按其半年報所披露的持有64702466股計算,在7月份10轉增2除權后應擁有77642959股),但是到目前為止這部分被動持有的股份已經為南方證券帶來超過4億元的賬面利潤。哈藥異乎尋常的走勢,使它成為今年最值得品味的股票。
五、長安汽車(000625):好風憑借力
今年兩市汽車板塊的走勢明顯強于大盤,其中長安汽車是領漲品種。作為我國最大的微型車生產企業,長安汽車有規模優勢,同時還有與福特、鈴木合作的外資并購概念。資料顯示,我國汽車產業在加入WTO的第一年出現了井噴式增長,今年前8個月全國累計生產汽車202.8萬輛,以去年同期增長32.45%,銷售汽車207.6萬輛,同期增長32.20%,1-7月全國16家重點汽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36.4億元,同期增長33.66%,實現利潤113.7億元,同比增長46.38%。但是令投資者被感興趣的是,全年成為證券市場亮麗風景的汽車板塊,其龍頭品種長安汽車,卻在11月份透露出來消息聲稱,公司要開始涉及“酒產業”了,投資1億元押向了白酒產品,與五糧液貼牌生產“三星白酒”和“五星白酒”。據公司董秘稱,目前長安星系列已先期生產出近200噸高度白酒。看來長安汽車確實有獨到的一套經營思路。
六、京東方(000725):30億元海外收購
京東方與韓國現代顯示株式會社和韓國HYNIX半導體株式會社于11月19日在韓國簽署了收購協議,公司以3.8億美元(折合30多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收購兩公司的TFT-LCD業務。本次收購的TFT-LCD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到300萬片以上,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3.5%、排名第9位,我國上市公司也在全球高科技產業的整合中分了一杯羹。據稱,京東方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液晶技術,始終跟蹤世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并致力于技術的產業化。此次提出海外收購的方案,京東方早在五年前就開始研究運作。該公司擬通過設立海外子公司的方式來融資實施項目。京東方的跨國收購,對公司本身的發展意義無庸贅言,僅僅就這一份氣魄,這份關注世界的視野,就體現出了泱泱大氣。
七、用友軟件(600588):俯視蒼茫股海
兩市第一高價股用友軟件今年一直高高在50元以上俯視著茫茫股海。該股11月最后兩個交易日在60元附近的換手率達到41%,引領了短暫的科技股行情,從而再一次引起市場聚焦。上半年用友軟件就曾經引起過軒然大波,起因是“每10股派發現金6元(含稅)”的2001年分配方案,該方案引起了市場關于“用友現象”的大討論。在其高派現問題上,討論雙方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當時有一篇報道《為用友高派現算“個人帳”王文京獨享3321萬》,這個題目就直接指向了問題的核心。作為著名的高科技民營股票,在股市里用友軟件的每一次異動,都會引起市場超乎尋常的反應。它的年初分紅風波,就涉及到股權割裂、民企上市的利弊等敏感話題;最近的這一次漲停板,則由于用友和在香港上市的金蝶國際的股價懸殊過大,引發了關于“接軌”的思考。順便談一句題外話,筆者推測用友今年年報有可能推出高比例送轉分配方案,投資者可以拭目以待。
八、白貓股份(600377):木乃伊歸來
今年5月份,共有6只前PT股票恢復到主板交易,其中白貓股份、都市股份、商業網點、航天長峰等首批4只前PT股票咄咄逼人亮相,連續多日自始至終封住漲停,股價一步到位后就掉頭飛流直下,所有追買者全部被套牢。PT股票的歸來,本質上是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扭曲,直接對理性投資理念形成了挑戰;客觀上與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宗旨背道而馳,因為只有熟悉重組內幕的人士或機構才有獲得暴利的機會,而他們的暴利卻必須由二級市場來買單,首批PT股票歸來的最大目的也許就在于尋找買單者。這些股票一步登天后,一方面這些股票本身出現頭部后是漫漫熊途;另一方面刺激垃圾股當時反復上漲,使投機性股票漲到高位區,受績差股的獲利效應引導,投資型股票出現資金流出的狀況,造成了當時“指數在低位區,風險在高位區“的市場怪現狀。與白貓等歸來相呼應的是,ST銀廣廈將于今年12月16日恢復上市。今年已經有ST銀山、ST金田等6家股票依法從新的退市通道退市,此外還有ST中僑、ST生態正在等待交易所的裁決。
九、蘭州民百(600738):開創老莊股低臺跳水“新局面”
在今年11月的新一輪老莊股跳水行情中,蘭州民百雖不是始作俑者,但是連續4個跌停板、幾天內最大跌幅超過50%的“雪崩”,卻使它成為年末莊股跳水最突出的代表。11月的這一輪莊股跳水,如西藏天路、珠峰摩托、蘭陵陳香、南玻科控、大紅鷹、蘭州黃河等,基本上都是在QFII利好消息公布后才開始動作的。新一輪跳水莊股有3大特點:一是改過名稱的股票數量多,如大紅鷹、蘭陵陳香、泰山石油、山大華特、交大科技、賽迪傳媒、華立控股等;二是屬于低位平臺跳水的多,10以下的莊股連續跳水,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三是莊股跳水范圍大、數量多,但下挫幅度有所收斂。縱觀大盤從2200點以上調整以來,去年的銀廣廈、數碼測繪、鳳凰光學、東方電子等強莊股從高位平臺動輒連續10來個跌停板,到今年6.24太鋼不銹、黑龍股份、正虹科技等,再到近期QFII出臺后的新一輪莊股低臺跳水。這三個階段的莊股跳水寒流,每一次都對大勢構成沉重壓力。蘭州民百在跳水的過程中,公司曾多次公告“沒有異常”,但是連“沒有異常”都這樣瘋狂跳水,這種風險是不是更使投資人恐懼呢?
十、勝利股份(000407):MBO“神行太保”
自10月8日《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頒布以后,上市公司實施MBO熱情高昂,甚至有人聲稱2003年將是我國股市的“MBO年”。勝利股份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2002下半年以驚人的快速度完成了MBO(管理層收購)。從7月23日注冊資本1.1億元、6名自然人為并列第一大股東的勝利投資成立,到11月12日財政部批準勝利投資按中報凈資產價格從勝邦集團接手第一大股東的位子,時間僅僅有3個多月。在目前數量眾多的推進MBO的上市公司中,勝利股份動作最為麻利。該公司MBO設計的收購資金9601萬元,這筆龐大資金的來源至今沒有公告,以及這次股權按照凈資產定價的方式,正是當前學術界爭論MBO是否應該推進的兩個關鍵問題。其中MBO收購資金來源問題,國家已經出臺制度,從12月份起必須強制披露。但是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推行MBO,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多而且相當復雜,主要有收購程序不透明、收購主體和收購對象界限模糊、定價法律依據不足、收購行為為非市場化等。因此,投資者普遍都希望關于明年是“MBO年”的說法僅僅只是一種主觀臆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