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鼎盛投資 王 棟
12月第一周,我國股市迎來了QFII制度和上市公司并購辦法的正式實施,上海喜獲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也給市場帶來一份活力。但是在11月末反彈3天后,12月的市場開局又恢復了以往的清淡和疲軟。與此同時,人們看到美國股市已是連續8周上升,道瓊斯工業指數從10月份至今上漲了20%多,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僅11月份就上漲了11.2%,相應的香港市
場恒生指數也重新返回到10000點大關之上。
花紅墻外 中國概念股海外領漲
股市真是一個讓人永遠猜不透的魔方,海外股市大漲,卻是中國概念股充當了領頭羊的角色,但是在中國概念股風光的背后,中國股市卻正在經歷盤跌復盤跌的煎熬。走向開放的我國證券市場,出現了既違背本身宏觀經濟面,又脫離世界股市主流的走勢。
11月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沖到了9美元之上,這家今年夏季因為股價低于1美元,而一度被停牌且差點被摘牌的網絡科技股帶動搜狐、新浪等中國概念股票創造了最新的“華爾街神話”。香港紅籌股也有突出表現,在吉林化工(368)、北京燕化(325)、南方航空(1055)、粵海投資(270)等連日大漲超過20%的帶動下,紅籌股指數和國企股指數本周創下近3個月來的新高。
有關研究認為,海外股市上漲的原因在于宏觀經濟慢慢改善,同時40多年來全世界范圍內的低利率使游資充足,債券和房地產見頂也令資金流出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相對于我國的宏觀經濟狀況,據權威人士聲稱,全年國民經濟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局面,GDP總量將躍上10萬億元的新臺階,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國外是宏觀經濟的“慢慢改善”,國內是宏觀經濟的“歷史性突破”,相對于股市走勢的反應卻大有不同,不知談及股市必言接軌的人士對此背離又作何解釋呢?
機械“接軌” 無“軌”可接
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股市在走向開放的過程中,必然要和國際市場接軌。這種“接軌"是屬于一種籠統的提法,還是屬于高度概括、凝煉的提法,至今沒有人去深究。不過最近在突然再度尖銳起來的市場討論中,各種說法都有,是走勢上接軌、還是股價接軌;是投資理念接軌,還是市盈率接軌;是價值判斷的標準接軌,還是操作方式的接軌等等,看法不勝枚舉。
舉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機械接軌論”的荒唐。中國電信11月大型赴美、港IPO計劃,原訂計劃募集金額287.3億港幣,但由于市場認購不足的原因,不得不忍痛砍掉了55%的發行量,還宣布了高達30%的派息率,雖然以大約8倍的市盈率、1.47港元/股發行,接近今年6月份中國電信的每股凈資產1.462港元,但還是在上市第一天就在美國、香港跌穿了發行價。從中國電信到中國聯通(600050),在IPO市場就產生了巨大的市盈率差異,怎么有可能在二級市場“接軌”呢?再比如用友軟件是兩市第一高價股,上周見到過60元,而與它同一級別的軟件企業金蝶國際在香港僅僅1.33港元/股,就算考慮到總股本、凈資產等因素,用友和金蝶的這個軌該怎么接法,也還是一團霧水。
在筆者看來,我國股市與美國、香港股市比較,各自都有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土壤,在投資者體系、博弈思維、市場功能差異顯著的情況下,所謂的“全面接軌"將是漫漫無期的事情。在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背景下誕生和發展的深滬股市,一直帶有深刻的“中國特色”烙印,強行把這個具有“新興+轉軌”性質的市場與以美國股市為主的國際股市接軌,無異于把圓形的螺絲釘往方形的螺絲帽里面擰,是必然會出問題的。但是,在開放之風吹拂下,股市也必然會有相應的平滑接軌內容,例如大盤藍籌股的興起、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等,是可以預見的。
市場標尺 誰來掌握
本周周小川主席在“中國:資本之年”國際論壇演講時說,如何擺正資本市場中多個角色的關系,一個可行的辦法是觀察和借鑒成熟市場的經驗,但“成熟市場的做法雖說是經過了上百年的探索和演變而來,也仍在發展變化之中,因此即使在成熟市場,也需要良好的糾錯機制!彼谥v話結尾之前說,“這種漸進式的改革思路和其他一些轉軌國家采取的休克式措施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往往全盤照抄,希望一步到位,但事實上卻消化不了,欲速不達。”周主席的講話提醒投資者,判斷、分析市場的標尺在于市場本身,我國股市有自己的特點。
綜合起來看,年末的市場可能將不再去理會什么“接軌”的問題,而是按照本身規律,發揮“承前啟后”的作用,為來年行情做個鋪墊。這樣沒什么不好,畢竟今年大局已定,如果為來年打算的話,行情起點低并不是一件壞事。
在一年快結束之際,回頭看市場可以發現,在2002年的箱體運行中已經消化了很多歷史積累下來的問題,例如大到國有股現階段是否在二級市場減持的問題、交易成本多年高企不下的問題、市場向外資開放的問題,小到莊股的流動性減弱問題、IPO的市盈率和發行方式問題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收獲,相信明年大家都能體會到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