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市場越弱,謠言越多;謠言越多,市場越弱,這是不是一個規律,讀者諸君自可明察。水皮在此想指出的是,今年的謠言還有一個特征,那就是和政策信息緊密相關,釋放的恰恰是政策的負面效應,這其實是決策者不可不察的。比如,5月29日三大報對股指期貨的辟謠,實際上辟的是前一天三大報的有關報道;
又比如,9月16日三大報關于全流通的辟謠,實際上辟的是前一天證券業協會在三板市場上為鼓勵退市公司重組而嘗試全流通的構想;
再比如,11月12日和14日,三大報對新股發行全流通的辟謠,實際上辟的是前二天有關國有股外賣引發的全流通聯想;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些信息可能暫時倒也不會給謠言提供出籠肆虐的機會,而謠言存在的基礎,水皮雜談已在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九《全流通為什么總揪心》有過詳述,這里不贅言。
形象地說,中國證券市場的歷史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歷史,而現實的情景也恰似如此,實話實說,大家心中都沒底,有時候就難免掛一漏萬。
11月22日,在中國證監會負責人通過三大報辟謠的同時,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國內投資者關注的熱門話題答記者問消息見報,如果大家把內容和證監會近期發布的政策信息對比一下就會驚奇地發現,周主席對政策的解釋頗有新意,充分考慮到了市場的反映。
熱點問題之一是QD II和CDR。證監會并沒有發布過有關QDII即境內合格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的消息,也沒有說過CDR(中國存托憑證)會在中國推出,不過隨著QFII政策措施的出臺,投資者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接軌是雙向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QFII的推出卻導致行情下挫的原因,QD II和CDR成為傳言的源頭就不難理解。周小川稱Q D II和CDR沒有時間表而且相關研究還很不成熟,就想打消大家對資金分流的擔憂。周小川的談話雖然不是政策,但是作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其取向和判斷的權威應該不亞于政策,這樣的談話是對QFII的補充和注釋。如果發表的早一點,市場的反映就會積極得多。
熱點問題之二是創業板。其實早在此前,周小川談十六大報告的心得體會中,周已經涉及這個話題。當時周小川表示,盡管十六大報告沒有提及創業板這個詞,但是報告中明確提及“要發揮風險投資的作用,形成促進科技創新和創業的資本運作和人才匯集機制”,資本運作四個字即代表創業板。盡管具體細節還可以設計和論證,不管叫什么名字,以什么方式和具體規則,“這些都是新生事物,不可能事先完全避免未來的風險和錯誤,但可爭取做得較好,較周到。”周主席為什么要在十六大報告中并沒有明確提及創業板的情況下提及創業板這三個市場敏感的字呢?水皮的理解,周小川是作為中國證監會主席就中國證券市場全面發展所作的規劃,周小川顯然不是主板市場的主席,也不是流通股市場的主席,更不是僅僅代表被套散戶利益的主席,他面對的是全體投資者,面向的是一個整體市場。在主板市場視創業板為洪水猛獸的同時,虎視眈眈創業板的機構投資者和創新企業卻視創業板為久旱之甘雨。在香港周小川表示,“眾所周知,二板市場在國際上的發展陷入了比較困難的境地,國際上也沒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可以汲取,因此二板市場的推出仍須較長時間的研究和觀察”,顯然這番話是說給主板反應過激的投資者聽的。
熱點問題之三是QFII。無論是此前還是此后,QFII的推出都是市場話題。同樣在香港發表談話,證監會另一位副主席就坦言很多境外投資機構都已向證監會提交了執照申請,這應該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周小川答記者問時的表述卻出人意料的冷靜:QFII從某種角度來講是一個試點,很難說在一年或兩年之內就會有很多的資金進來,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果。如果這個試點取得成功,以后開放的步子就會邁得更大。QFII的發展也是市場與政策相互作用的結果。作為監管者,中國證監會不會事先確定出發展的目標。換句通俗的話講,推出QFII的進程也要看投資者的反應,如果市場不歡迎,那么監管者絕不會霸王上弓,強人所“好”,周小川作如此的表態只能說明管理層多么在意市場的反應,哪怕是一些微弱的聲音。
那么QFII有沒有利空的一面呢?
當然有。
股市10萬個為什么--三大報為什么總辟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