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呂壯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第四屆工博會上,產權交易勢頭超過了產品交易,上海產權交易所共成交32宗,交易額達124.41億元。在這些交易中,外資并購額占到30%左右,成為主要的增長點。
據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的并購市場在過去的兩年逆勢上揚,已成為全球并購市場中的一個亮點。目前,全球500強企業已有400家在中國投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本來已經放緩的世界經濟送上了一份大餐,這些企業都希望在日趨活躍的中國市場新一輪并購投資熱潮中搶占先機。
我國從今年10月份開始,一系列有利于外資并購的方案也紛紛出臺:《上市公司并購條例》、《關于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據上海產權交易所介紹,新一輪外資并購精彩紛呈,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并購主戰場正在逐步轉移,正如《世界投資報告》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近幾年的全球跨國并購并易總額中,第一產業僅占5.8%;第二產業
(制造業)占37.1%;第三產業(服務業)所占的份額高達57%。其中1/3以上是銀行、保險和其他金融服務,而在電信設備和服務、公用事業、制藥等行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來自上海產權交易所的數據也表明,外資在第三產業領域的并購份額已占到并購總量的20%強,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尤其是在房地產業的開發、銷售、監理等相關領域成為外資并購的重點。
引人關注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同業之間的強強并購在外資并購中擔當主要角色。特別是那些具有一定品牌優勢或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擁有完善的本土營銷網絡,容易成為外資青睞的目標。法國達能就是通過合資的方式,實際控制了中國飲用水市場的兩大領先者:娃哈哈和樂百氏,成為中國市場上較大規模的飲用水供應商。
從并購方式看,股本互換已成為大型并購普遍采用的融資方式。在外資并購的標的中,企業股權占了八成以上,其中尤其以并購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權居多。換股既能合理避稅,節約交易成本;又能帶動股價上揚,有力推動并購高潮。如今,企業也容易接受以換股方式作為并購的交易方式,尤其在跨國公司的并購行為中頗為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