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某些高價個股的風險尚能回避的話,市場價格中樞整體下移,則說明股市的股價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投資者規避這種系統性風險的最好辦法是,少做多看
何曉睛/文
面對不斷下跌的股市,人們發現:手中的股票越來越不值錢了。何也?多年來,股市
的價格中樞始終處在不斷的下移過程中。
悵然回首,投資者發現,股市價格中樞下降幅度是何等巨大!這從相同指數點位在不同時期股價的巨大落差就可以看出:1993年2月1500多點時,上海股市的平均股價是28.40元,而2002年1500多點時,平均股價則降到了8.30元,9年之后的股價只有10年前的29%。
如果說,某些股票價格的巨幅波動是不同時期的炒作所致,那么市場整體價位的下移,則說明股市的股價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事實上,這種股價中樞下移的情況不僅過去存在,而且現在正在發生,將來還會繼續發生。
自大盤股寶鋼股份、中國石化、招商銀行以及中國聯通上市以后,股市價格中樞下移的帷幕便逐漸拉開。特別是今年9月20日,中國聯通以196.96億股的總股本、2.30元的價格一次發行50億股A股的規模,成為迄今進入股海的最大一艘超級航母,股市價格中樞下移更為明顯。
一是引導大盤股價格下調。聯通作為中國股市藍籌股的突出代表,按通常的預測2002年每股0.12收益計算,現在的市盈率在25倍左右,而其他大盤股的市盈率大都在25甚至30倍以上;而且其他大盤股所處行業都是石化、鋼鐵等傳統行業,成長性明顯比聯通差。聯通的低價上市使得這些低價大盤股群的重心下移。自聯通公布發行價以來,中國石化、寶鋼股份、招商銀行等都大幅下挫。而且,聯通對低價權重股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持續的。
二是拖通信高科技板塊下水。國內的高科技股票經過前幾年的市場追捧,股價已是高高在上,雖然經過了近兩年來的漫長調整,其股價和市盈率與聯通相比仍然偏高。聯通的低市盈率對此類股票的價格有較強的向下引力,尤其在國際國內高科技行業普遍不景氣的宏觀環境下,這種向下的牽引力還在放大。因此大唐電信、中興通訊、長江通信、聯通國脈等通信高科技股9月份以來相繼出現下跌走勢。
三是加速與國際市場接軌。隨著以聯通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海外上市公司到國內A股市場發行股票,不僅A股和H股的股價正在加速接軌,而且上市公司的股權治理結構、信息披露制度、公司管理制度、利潤分配制度等也朝著國際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由此帶來國內市場相應的股價結構、市盈率及投資者理念的變化。受中國聯通低價“引導”,整個A股市場的整體價值中樞于是一步步下移。
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和施行,將成為股市價格中樞繼續下移的重要誘因。因為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推出之后,QDII(允許境內投資者向境外投資)以及CDR(中國預托證券)的推出將是遲早的事。
事實上,關于QDII一類資金“北水南調”的話題,2002年以來管理層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但同時表示相關市場調研和技術問題仍在討論中。
誰都知道,香港H股與內地股市股40倍的市盈率相比較,其15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更具吸引力。雖然向內地投資者開放香港市場及其它境外投資渠道初期量不會很大,但兩個市場的價值比較畢竟會使上游水向下游流動——A股和B股市場的股價中樞都必然進一步下移。
如果說,某些高價個股的風險尚能回避的話,市場價格中樞整體下移所帶來投資風險,則是覆巢之下無完卵。投資者規避這種系統性風險的最好辦法是,不要奢望做跨度幾年的大行情,而是要把握股市的波段性運行規律,少做多看,在年內完成一兩次買進賣出的操作過程。然而,現在仍有不少投資者,他們的股票高位一套就是幾年,總指望能來一波大行情讓自己解套出局。從中國股市股價中樞不斷下移的大趨勢看,這種想法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無異于緣木求魚。
因此,已經深度套牢的投資者,當下一波行情運行到相對高點之時,即使虧損再大,也要敢于斬倉出局,然后當股指回調到相應低點時再逢低買進。經過幾次這樣的反復操作之后,逐步將以往多年積累的虧損減少到最低限度,如果能踏準股市在一年內的運行節奏,甚至還有可能扭虧為盈。而如果一味守株待兔,深度套牢的投資損失可能永遠也無法挽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