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24”以來,股市再沒有發動什么像樣的行情,而近幾日更是加速下滑:從11月12日到11月21日短短的8個交易日里,上證指數便接連跌破1500點和1400點兩道重要關口。而近一段時間里,宏觀基本面利好不斷,管理層也推出了多項利好政策,但市場卻依然“我行我素”,繼續下跌。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記者采訪了基金經理及一些市場人士,綜合他們的觀點,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市場信心不足,投資者已形成見利好出貨的慣性思維。追溯投資者這種思維形成的原因,實際上從去年就已開始。去年10月22日,由于股市的持續下跌,管理層發布了“暫停國有股減持”的利好政策,10月23日,深滬股市像火山一樣爆發,然而,這只是為市場主力提供了拉高出貨的機會,股指卻仍然頑強地選擇了向下運行的方向。今年以來,市場曾產生了兩波超跌反彈的行情,但不論是3月份的“兩會”行情,還是六月份的“停止減持”行情,都成了逢高減磅、止損、減虧的時機,尤其在“6·24”行情中,委托理財到期的券商機構減磅最為堅決。因此,“見利好出貨”成為投資者的共識,以至于11月8日,管理層推出QFII制度的當日,市場非但沒有反彈,反而拉出一根大陰線。
第二,市場對擴容壓力仍然擔心。今年以來,招商銀行、中國聯通兩只大盤股的上市,都給股市帶來波段性的大跌,因此市場對于大盤股上市頗為心悸。而目前,前期傳言的華夏銀行、中信證券等大盤股上市問題仍然沒有定論;另一方面,前期一再放緩的新股發行速度,最近似乎也有恢復的跡象。
第三,管理層推出的一些利好政策大多屬于長期利好,“遠水難解近渴”,而投資者對于一些利好政策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例如QFII制度的實施無疑對我國證券市場有多項好處,如有利于引進新的資金、建立價值發現型投資理念、加速與國際接軌、金融品種創新等。但是,由于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進入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價值發現型投資理念和金融品種創新等也不能一蹴而就。而很多投資者認為,QFII因為促進與國際接軌,就表示我國高于發達國家股市的市盈率要降低,反而不是利好。
此外,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的證券市場屬于資金推動型市場,而以目前的市場狀況,不但增量資金不肯入場,存量資金還在加緊出逃,不少莊股的連續跳水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因而已經出臺的和市場傳聞有可能出臺的幾項利好也難以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
晨報記者 王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