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長期利好效應終將體現的預期下,股指再度下跌空間并不大
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已扭轉了持續兩年業績下滑的趨勢,這將對市場的走勢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基金、券商等陽光資金著重關注的大盤股和新股板塊有望成為市場新的動力源
近期股市的走勢已成為不少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跌勢是否還會持續、短線大盤能否出現反彈?對此,我們作以下分析。
大盤再度下跌空間已不大
近來市場參與各方將1500點視為底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利好政策的諸多期待。因為從歷史走勢來看,每一次的底部與每一次的主升浪都有著政策引動力量的存在,5·19行情就是如此。近一年來圍繞1500點,管理層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較為典型的有三個:一是在去年10月底的暫停國有股減持,使得大盤出現短線井噴行情,當時的區域是1514點;二是今年6月底的停止國有股減持,導致了滬深兩市出現了6·24行情,當時的區域是1517點;三是近期的關于外資進入我國證券市場的兩個可操作性很強的政策出臺均說明了1500點區域的確有成為市場大底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大盤雖然在本周二擊穿了1500點,但是在政策的引導下,尤其是在政策的利好效應終將體現的預期下,股指再度下跌空間并不是很大。
而且,從目前已結束的季報來看,滬深兩市也有形成業績拐點的可能性。據季報顯示:1至9月,全部上市公司的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1342元,平均凈資產收益率5.21%,而去年全年的上述指標分別為0.1347元和5.49%。由此可見,目前上市公司的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基本上達到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也可以講,今年三個季度就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收成。因此,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話,那么今年的業績有望較去年上升20%以上。就此點而言,我們可以講,滬深兩市已扭轉了持續兩年業績下滑的趨勢,且有形成業績拐點的可能,這對市場的走勢將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滬深兩市已找到了業績底,股指的再度下跌空間也就不大了。
政策效應與業績底的形成必然會推動市場底的形成,而且,從目前盤面來看,市場底的形成也有了內在的動力。從季報中,我們可以看出,基金、券商等一批陽光機構在三季度加倉的個股大多處于盈虧平衡狀態中。較為典型的有兩個板塊,一是大盤指標股,比如說招商銀行、寶鋼股份、中國石化等個股的股價目前較6·24行情大多處在同一水平區域。由此說明了機構投資者在此區域并無任何獲利可言。二是新股與次新股,比如說天士力、湘電股份、江汽股份、光明乳業、臥龍科技等,目前的市價已遠離三季度的平均股價,這意味著在三季度建倉的機構投資者大多沒有盈利。因此,這些機構必定會在日后的走勢中竭力護盤,進而使得股指失去進一步下探的可能性。
大盤股有望成為筑底和引領新一輪行情動力源
從目前盤面來看,基金、券商等陽光資金著重關注的大盤股和新股板塊的確有望成為市場的新的動力源,尤其是大盤股,更是成為多頭們重點培育的對象。因為大盤股目前有著這么兩個優點:一是績優低價。此類個股因為股本結構的原因,股價大多低于市場平均水平。時移則勢易也,這些大盤股也迎來了自己的投資時代,因為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增多,小盤股進出不易,流動性不大,而大盤股有著極佳的流動性,所以,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這也得到了基金三季度的投資組合的佐證。二是大盤股也有著預期的買家,那就是QFII的推出。從近日的一些信息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一些外資收購舉動已略見端倪。而對大盤股來說,尤其是一些績優低價的大盤股更易得到外資的青睞。由此使得此類個股有了較大的想象空間,也使得此類個股近來出現了少見的強勢特征。
大盤股與大盤的這種走勢特征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信息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即市場的投資理念正處在轉型期,小盤股的熱浪在退潮,大盤股的熱點正在升溫,只不過,目前大盤正處于小盤股與大盤股的換季階段,由此就使得熱點正處在青黃不接階段。而此階段也正好是陽光資金(以券商、基金、信托等資金為主體)和灰色資金(私募資金為主體)的換防階段,因此,在此階段,大盤短線可能維持著一個整理走勢,近期的市場就是這一特征的反映。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尤其是在政策導向、業績拐點和陽光資金實力的增強等三大支點的引導下,大盤股終將會成為市場的新生熱點,真正意義上的藍籌股也將從大盤股中誕生。那么,股指就會形成新一輪牛市。對此,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上海證券報江蘇天鼎秦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