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商視點:基金的市場空間有多大(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1月06日 15:42 新浪財經 | ||
正商顧問 柳鶯 大成基金公司開放式基金的發行期延長了,這被認為是基金銷售困難的現實反映。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的融通新藍籌,當時就創下了當時首發規模的新低22.19億基金單位。 人們終于開始帶著懷疑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國內基金市場的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 其實,這是一個1998年新基金業誕生以后不斷被提到的問題——尤其是每次在基金市場要擴張之前。選擇這樣的時機提問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結論一定是國內的基金數量還很少,擴張的空間有很大。 支持這個結論的數字依據更是老生常談,一曰居民8萬億的儲蓄存款;二曰中美基金業的規模差距——人家去年7萬億美元的基金總量占GDP的七成,我們區區千億人民幣何足掛齒? 差距就是空間,于是鼓吹基金會大發展的人滿意于這個答案。 但問題是,儲蓄一定要轉化成基金嗎?美國的歷史又一定會在國內重復嗎?真是如此,為何近來基金頻發不窮、規模萎縮,儲蓄存款在9月份卻創下逾18%的增幅(同期居民收入的增長僅為10%)?真不知道這對基金業來說,是一個該讓人笑還是讓人哭的數字。至少,近期不樂觀吧。但談美好遠景的時候,近期的困難總被忽視掉。 其實,你對老百姓說國外如何如何時,他想的可不是和老外去接軌,人家沒這個義務。至于存款的增加,他沒準還說:看,原來大家都這樣,我為什么要和別人不同呢?老百姓想的就是日子該怎么過,錢怎么花才夠。你去給他談虛無飄渺的東西有何意義? 我們以為我們證明了,實際什么都沒能證明,卻不再去更多地思考,卻總是人云亦云,然后又哀嘆于眼前的困局。這難道不是一種錯誤和悲哀?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 5361,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