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五
水皮雜談
媒體報道說,中信證券有望成為第一家上市的券商,有關部門已經對其的融資計劃予以認可。
分析人士則說,券商上市將會成為滬深股市的未來風景,就像前些時候的銀行股上市。
中信證券為什么要上市,因為要融資;為什么不像其他的券商那樣私募呢?因為諸如上市公司之類的戰略投資者已經對私募沒有了興趣。要知道公開上市是需要付出很多代價的,融資需要成本,公開信息披露意味操縱利潤的空間受到壓制,盡管這些代價反過來證明中信證券應該是一個經得起考驗的“好孩子”。
不過,120多家券商中的大多數就不可能像中信證券那樣幸運了,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有歷史污點的“壞小子”。而大多數的歷史污點是挪用客戶保證金,挪用的結果往往是炒股自營,炒股的結局又往往被迫炒成股東,長期以來這一直就是業界心照不宣的敏感話題。2001年6月13日證監會首次公布違規券商名單,在當時全部101家券商中,已經杜絕這種惡習的有74家,還在挪用的有27家,被談過話的券商有46家。今年的數據表明,券商的不良資產率高得驚人,總數在600億左右。
過去兩年的增資擴股,對于很多券商而言無非是補窟窿、擦屁股。他們只是想不到,一個朝陽行業是如何一夜之間變成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行業的。裁員和降薪貫穿著全年的主題,誰動了我的奶酪,成了公司主管送給員工的常見禮物,破產這樣的字眼頻頻見諸傳媒,這些僅僅用行情不好就能解釋的了嗎?
不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至今依然是靠天吃飯的營生,收成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有沒有行情,行情有多大。但是,和大量的被視作“弱勢人群”的散戶相比,這些券商無疑應該算是“強勢人群”。令人感嘆的是,這些“強勢人群”的市場表現實在叫人不敢恭維,競爭力更叫人大跌眼鏡,唯一叫人折服的恐怕就是那種什么事都敢干,什么規都敢違,什么錢都敢掙,什么債都敢發,什么資都敢融,什么財都敢理,什么窟窿都敢捅,什么人都敢不放在眼中的大無畏精神。
券商是這樣,管理層大力培育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如基金也是這樣。原來指望基金能為市場帶來理性投資的新概念、新風氣,能夠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但是一份“基金操作行為分析”報告,兜了基金的老底。集中持股使基金怎么也擺脫不了對敲、對倒之類的原罪;追漲殺跌反而加大了行情震蕩的幅度;可疑的高位接貨建倉令人不可思議;新股認購中的違規居然會讓管理層也大叫嗚呼不止。博時基金和大成基金大名遠揚不是因為業績優秀,而是因為屢屢投資問題股而虧損累累,最近的基金業觀察報告發現,基金經理的平均任期不到一年,指望他們推崇長期投資無異于緣木求魚投資。
為什么會這樣?
問題在于這些大機構的體制和機制并沒有能協調一致。
理論上講,這些機構體制上應屬混合經濟,券商是股份制,而基金公司也是股份制,管理的基金實質是代客理財,應該說產權是明晰的。但事實上,我們知道理論是最蒼白的,我們的機構更多的情形是和傳統的國有企業靠攏,負責人只對上不對下,產權的界定實際上是模糊的。而機制呢?就我們所知的情景倒是靈活的,富有巨大物質刺激效應的,鼓勵追求資本利得最大化的。一般情況下,國有體制的不足是因為產權不清,管理者缺乏盈利的持久責任感和創新的冒險精神,好處則是投資行動的低風險系數,非國有體制的不足與長處正好相反。由于我們這些大機構在體制和機制表現出來的不一致,因此投資行為就表現為責任感或缺和高風險系數的混合,一旦盈利有可觀分紅,一旦虧損可以拍屁股走人,可以不負任何責任。
什么時候大機構的體制與機制一致了,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不再作繭自縛,違常規培育的不再是給自己添亂的機構投資者。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一--晴雨表為什么總失靈?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二--政策市為什么總跑調?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三--管理層為什么總反復?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五--大機構為什么總出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