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何曉鶴北京報道
在財政部十四期國債流標、下一期國債在銀行間暫緩發行、股票二級市場低迷這一背景下,10月29日被銀行業稱為“重大利好”的《關于中國工商銀行等39家商業銀行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公布后,市場并沒有呈現出足夠的熱情。與股市如影隨形的債市的低迷依然持續著。
10月30日,中國銀行間債市現券成交和回購繼續縮減。一位債市分析師表示,市場成交品種較為零散,并無明顯熱點,表明市場觀望心態依舊濃厚,在無資金進場的情況下,現券走勢也就只好維持前期低迷態勢。現券共成交5.95億元人民幣,上個交易日為11億元;回購共計成交486.80億元,上個交易日為574.49億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債券綜合指數收報1110.72點,跌1.23點。
通知規定: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和24家城市商業銀行債券結算代理的對象由中小金融機構擴大到非金融機構法人。經批準,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務的商業銀行,可與非金融機構委托人開展現券買賣和逆回購業務。
“通知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預期,表明管理層對貨幣市場的放開”,一位銀行資金管理部的工作人員認為。交易主體擴容
在經歷了七次交易主體的擴容之后,銀行間債券市場迎來了第八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
“一直以來銀行間債券市場較為單一一直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主而交易所國債市場則相對多元化非銀行金融機構、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均可參與”,中信證券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此次改善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央行醞釀已久。今年4月4日央行與財政部聯合頒布《商業銀行柜臺記賬式國債交易管理辦法》,6月17日,國債柜臺交易展開試點,將個人等中小投資者群體納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據央行有關人士透露,早在2000年,央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管理辦法》中就已經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參與主體有過規劃其中非金融機構也在擴大范圍之內。此次通知只是將管理辦法落在實處。
中信證券的研究員認為,隨著非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市場也將間接在證券市場與銀行資金之間建立通道。銀行間同業市場的成員在成立初期過于單一,多為國有商業銀行,資金需求非常相似,導致貨幣市場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很小。
1997年6月以前,商業銀行主要通過證券交易所進行債券買賣。后來由于股市暴漲、風險問題突出,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將其所持有的國債、融資券和政策性金融債統一托管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并可進行債券回購和現券買賣。銀行間債券市場就此啟動。
但是,由于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債券的需求量不大,債券發行十分困難。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市場后,財政部在國債發行市場化方面的改革一度陷于停頓,1997和1998年的國債相當大的一部分不得不通過憑證式國債發行給社會投資者;同時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為解決每年2000億元左右的中長期貸款資金來源,只能通過人民銀行向各家商業銀行下達行政性債券認購任務。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成功進行市場化發債是在1998年9月,由國家開發銀行發行,到2000年,財政部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發行的國債已全部采用市場化招標方式發行。
此后,央行依然以交易主體擴容為主線,進一步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改革,其目標就是逐步建立起以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主體,包括交易所市場和柜臺市場在內的,囊括所有投資群體的全國統一債市。
2000年起,央行推動債市改革的重大舉措幾乎都與引進新的債券投資者有關。一方面加快商業銀行特別是城市商業銀行加入銀行間市場的進度,積極推行債券代理業務,鼓勵農村信用社進入銀行間市場;另一方面設法引進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者。以發布《證券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和《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為標志,央行放開了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財務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的限制。現在,央行更是將銀行間市場的覆蓋范圍擴展到所有企業和個人投資者。
但與此相悖的是,目前銀行間市場發債主體仍然只有財政部、國家開發銀行和國家進出口銀行3家,每年的債券發行量約5500億元左右。同時,由于商業銀行惜貸等原因,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阻:國有商業銀行存款快速增加、貸款增長緩慢,備付率居高不下,導致貨幣市場資金極度充裕。龐大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債券,債券市場總體供不應求的矛盾事實上已經在今年爆發。今年,債券市場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20年期以上的超長期債券利率降幅達100多個基點就是明證。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并不平衡”,中信證券的研究員說,“以前一直是買方為主導的,銀行是債券的需求者,相對賣方很少”,他希望銀行間債券市場對非金融機構的放開可以使供求關系趨向平衡。但根據通知的規定,目前,非金融機構只能進行現券的買賣和正回購。
中國農業銀行資金交易中心的一位人士認為,改善供給結構,豐富債券供給將是銀行間債市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誰的利好?
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債券的價格也將受到此通知的沖擊。
目前,交易所債券市場處于一個最低迷的時期,各個券種在進入10月份之后均有巨大跌幅。十四期國債流標,轉債發行困難,新一期國債在銀行間暫緩發行,今年的新券大幅跌破面值。同時,從收益率水平比較,銀行間債券的內部收益率和回購利率,由于銀行間資金供應充足的緣故,比交易所要低0.2個百分點。因此,從交易所債券收益率高這一點上看,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會對交易所的國債價格有上拉的動力。但中信證券的研究員承認,此通知的實施,必將會分流交易所債券的資金。而券商在此項業務上的傭金也將會受到影響。
同時這位研究員還表示,由于非金融機構手中缺少可在銀行間流通的國債現券,短時間內不能融入和融出大量資金。而個人投資者的準入仍然需要時間,“現在只是一個導向”,他說。
但對于企業來說,則是一件“可做”的事情。一個企業如果有1個億,它用這筆錢在銀行間市場購買到1個億的國債。然后企業通過正回購向商業銀行融入資金,而商業銀行只能通過逆回購向企業融出資金。假設企業融入的資金是一個億,期限是六個月,利率為3%。那么企業可通過委托理財的方式把這筆錢按高于3%的利率交給券商或其它投資機構。這樣企業可以既享受國債利息,又可拿到委托理財收入,是一舉兩得。“這將是銀行資金變相入市”,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很小心地告訴記者。
“但一切還要看實施的結果”,這位工作人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