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林鷹
泰陽證券“失火”,亞華種業“遭殃”。雖然10月22日亞華種業(000918)關于第三季度業績預警公告的主題是說自己的業績下滑,但隨后市場的反應,表明了“配角”泰陽證券的遭遇反而成為市場議論的焦點。這或許是因為對于“主角”亞華種業而言,這種業績的大幅下滑其實早有先兆。2002年半年報顯示,由于對泰陽證券的投資收益同比減少84.08%,導
致公司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61.01%。
隨后幾天內,亞華種業兩位“同病相憐”的兄弟——同為泰陽證券大股東的現代投資(參股14.95%)和正虹科技(參股19.10%)公布的三季報顯示,現代投資(000900)今年1-9月實現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55%,其中對泰陽證券的投資收益為-1136萬;而正虹科技(000702)甚至在今年7-9月出現了凈利潤為-811.51萬元的虧損,其原因也在于“由于投資參股的泰陽證券發生虧損,造成了本公司投資收益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問題并不僅僅局限于參股泰陽證券的上市公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已超過150家,其中2001年進入的有51家,今年的“新兵”約為15家。由于券商今年出現虧損的面積加大和虧損速度加快,其“傳染”范圍也在不斷擴散。由于“6·24興奮劑”推遲了券商病情的爆發(比如泰陽證券在上半年度報告尚有2341.37萬元的盈利),其三季報就成為展示券商失火及上市公司遭殃的“火力集中點”。比如深圳機場(000089)、遼寧成大(600739)、通程控股(000419)、數碼網絡(000578)都在季報中明確表示,參股券商的投資收益銳減是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前幾年市道紅火的時候,參股券商給上市公司帶來了不少甜頭。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度,當年參股券商的34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平均指標是市場平均值的2~5倍。即便在業績下滑的2001年,依然有不少上市公司受惠于此。2001年年報顯示,遼寧成大投資廣發證券獲得投資收益12817萬元,占公司利潤總額的69.47%;中海海盛(600896 )投資國通證券,所獲收益占去年凈利潤的40.11%。
然而,參股券商并非總能有守株待兔的收獲,去年已經有“失手”的先例,如通程控股(000419 )2001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斥資6940.4萬元增持恒信證券(原長沙證券)股權到20%,由于市場低迷,恒信證券全年實現利潤-7001.31萬元,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五成。這樣的“警報”提醒了一些上市公司,今年以來,就有合金投資(600633)、陸家嘴(600663)因參股券商欠收而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天津磁卡(600800)亦在“退伍”之列;雅戈爾(600177)也進行了“減倉”;而天香集團(600225)大約要更慶幸于上交所的監管了,因為正是今年5月的“整改”使它撤出了對亞洲證券的投資。
但是持續一年多的熊市也很好地檢驗了券商的理財能力,由于中小型券商成為行業風險表現的重災區,今年上市公司明顯青睞于那些實力雄厚、表現出色的券商,如海通證券等;即將上市的中信證券也是市場新寵。正確的投資將有效地規避行業風險,為上市公司帶來穩定的收益。
這里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根據會計制度規定,投資比例達到20%的采用權益法核算,即根據被投資對象凈利潤的變化相應確認投資收益;持股比例不足20%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收到分配利潤時才確定投資收益,因此參股券商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部分參股券商比例接近但不足20%的上市公司所受的影響可能并不在三季報而是在年報中體現出來。
值得關注的是,券商困境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券商失火、上市公司遭殃”的情況并不僅僅存在于公司參股券商這種形式。例如瓊能源(000502)10月9日發布公告稱已將海南證券告上法院,要求后者償還公司債務本息合計4990萬元。而目前的現實是,海南證券已經沒有任何財產可以被執行了,這就意味著已經虧損一年半的瓊能源是“屋漏偏遭連夜雨”,不僅3200萬元的債權要“打水漂”,還得搭上一筆訴訟費。而鞍山證券的關門大吉,致使福建水泥(600802)被該公司挪用的3400萬委托理財資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鄉”了。前期銅峰電子(600237)也出現了委托理財款項被證券公司挪用的情況,好在有驚無險。投資者在謹防踩上公司地雷的時候,上市公司也要謹防踩上“券商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