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股市這樣一個非完全的市場,中外合資基金中外方所倡導的理性投資與長期投資理念是否能夠得以堅持、能夠堅持多久,尚待觀察
●謝曙光
由于目前外方的股權比例僅為33%,且將遵循經由49%(2004年)到51%(2006年)的遞增演
進序列,因此未來幾年內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中中外雙方因資本紐帶而會呈現微妙的合作博弈格局,外方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可能將是有限的,也許本土基金的現有運作風格和投資理念還會繼續居于主導地位
2002年10月16日,中國證監會批準了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國泰君安與德國安聯聯手打造的國安基金公司的籌建申請,預計后續將還有華寶興業、海富通、招商等多家合資基金公司獲準籌建。許多業內人士將中外合資基金的“美夢成真”視為重大利好。
從理論上講,中外合資基金將中方對國內市場的深刻理解和本土經驗與外方的先進管理技術和投資理念結合起來,比起本土基金來說具有鮮明的優勢。作為內外資兩種優勢的結合物,中外合資基金將會發展成為中國基金業中一支重要力量。那么,在目前國內封閉式基金幾乎都陷入折價交易、開放式基金大多跌破發行價格、基金發行相當困難的行業窘境之下,中外合資基金的出世能否拯救中國基金業于水深火熱之中呢?
國內基金面臨困境
從本質上講,當前國內基金業的困境就是中國證券市場(主要是股市)的困境。在歷經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兩年多的大牛市后,由于有關政策失誤與上市公司大肆造假,沉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從去年6月中至今中國股市基本上處于一種熊市格局之中,以股票基金為主的國內基金業自然難逃“厄運”,不僅基金交易幾乎全部折價,而且基金發行普遍困難。
截至2002年10月18日,54只封閉式基金中僅有基金興華、基金安順等5只基金單位凈值略高于面值,而就單位價格來說除了基金安信、基金裕陽、基金金元等13只基金(占24%)溢價交易外其余全部處于折價交易狀態;揭示單位凈值的10只開放式基金單位價格幾乎全部低于發行面值,僅南方寶元(1.0045元)、融通新藍籌(1.0002元)與長盛平衡(1.005元)3只保有“薄面”,而成立運作已近一年的華安創新、南方穩健與華夏成長(考慮分紅因素)的累計單位凈值分別為0.985元、1.0007元、1.025元,更是難揚“專業理財”之名。
從發行市場來看,一年多來在封閉式基金的擴募與首發中承銷團屢遭包銷之苦,尤其是今年以來基金科瑞、基金融鑫和基金銀豐等愈演愈烈的“發行難”更是讓市場發出“封閉式基金行將淡出”之嘆;而開放式基金的設立募集金額則大致從首只華安創新的最高50億元逐級盤落至目前寶盈鴻利的最低14.46億元,這一指標萎縮至10億元以下恐怕是不難預料的。
數據表明,目前中國整個基金行業正在歷經前所未有的“薄冰之旅”。基金發行艱難源于基金業績不佳,而基金業績不佳反過來又使基金發行更難。這種基金業困境根源于投資市場困境———股票市場不健全(目前的主要癥結)、債券市場很落后及其他金融市場缺乏。其中,股市不健全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它是一個股權嚴重分裂、公司業績普遍較差、政府作用特殊復雜、沒有活躍交易機制和缺乏融資融券制度的非完全股市。既然如此,當前中國基金業又將如何發力突圍走出困境呢?
合資基金能否突圍
日前獲準籌建的國安基金公司拉開了中外合資基金加盟中國基金業的大幕,似乎為基金業困境突圍點燃了某種希望之火。誠然,中外合資基金擁有中方對國內市場的深刻理解和本土經驗與外方的先進管理技術、投資理念和營銷體系兩種優勢。在包括8.4萬億元居民儲蓄存款、數千億元社會保障資金、1000多億元的可投保險資金和規模龐大的其他機構資金在內的潛在基金需求面前,它們是大有可為的。
在產品設計方面,它們通過嫁接外方的豐富設計經驗和大膽創新能力與中方熟悉市場需求的本土優勢,從而能夠開發出符合細分市場需求的新型基金品種。在基金營銷方面,它們通過融合外方的營銷體系與中方的本土經驗來擴大產品宣傳、拓展銷售網絡及豐富銷售手段,從而能夠達到較為滿意的設立募集金額,并為擴大后續基金需求創造市場營銷優勢。因此,從產品設計與基金營銷兩個方面來看,中外合資基金具備拯救中國基金業的可能性。
然而,要將這種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充要條件是良好的投資業績。中外合資基金要成功實現拯救中國基金業,就必須以持續良好的投資業績為業界樹立榜樣作用。正如上文分析,面對這樣一個非完全股市,中外合資基金中外方所倡導的理性投資與長期投資理念是否能夠得以堅持、能夠堅持多久,尚待觀察。
從短期來看,由于目前外方在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股權比例僅為33%,且將遵循經由49%(2004年)到51%(2006年)的遞增演進序列,因此未來幾年內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中中外雙方因資本紐帶而會呈現微妙的合作博弈格局,外方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可能將是有限的,也許本土基金的現有運作風格和投資理念還會繼續居于主導地位。而且,在這樣一個發生邏輯完全不同于發達股市的非完全股市上,外方在發達市場上豐富而成熟的資產管理技術和經驗具有多大適應性也有待檢驗,所謂“理性”與“長期”的投資理念又能夠從1200只左右的A股和落后的債市中淘出多少金子來呢?畢竟這些上市公司整體上幾乎就是“只獵食(融資)不下蛋(派現)的母雞”。何況在WTO框架下,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必將逐步推進,股市諸多難題亟待破解,非完全股市必將演進為完全股市。在這樣一個價值體系合理化調整過程中,中外合資基金如何又能陡然崛起呢?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寄望中外合資基金在短期內拯救中國基金業恐怕并不現實,盡管從中長期來看它們對于推動國內基金業結構升級、促進證券市場規范發展、引導投資理念革命具有重大作用。
《國際金融報》(2002年10月22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