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新軍
不少股評家分析,中國目前股市低迷是一種暫時的現象,宏觀經濟的強勁增長必然促使股價回升。但是,仔細閱讀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不禁發出質疑:為何中國GDP的穩定增長與企業盈利不振長期共存?這個問題不加以解答,則中國股票投資只能停留在“瞎子摸象”式的原始階段。
從1979年開始,中國的GDP以平均10%的速度遞增,惟一能與之媲美的是美國戰后那一段長期繁榮時期。1947—1967年,美國GDP曾享有年均4%的增長速度。雖然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無懈可擊,但是經濟增長的光輝卻不斷被結構性效率低下與逐漸擴大的收入與地區差距所侵蝕,增長的質量遭到質疑。
具體看1996—2001年的數據,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40%,年均增長7%,但同期企業利潤卻不斷下滑。如1996年,利潤總額位于前20名的A股上市公司的利潤總和增長了11%,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然而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它們的利潤卻連年下滑,2001年達到新低9400萬元人民幣。而在同一時期內,在銀行貸款和資本市場融資的支持下,這些企業的總資產及總股本分別上升了100%和50%。這種“反差”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傳統產業喪失了政策保護而面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粗放型的投資使企業盈利能力缺乏后勁;為暫時的利潤不符合經濟規律的公司重組;更嚴格的會計標準(1998年和2001年)的實施使隱藏的問題突然暴露出來。
很大程度上,GDP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基本指標,存在著局限性。GDP主要是反映經濟發展的增量(增加值)和流量,是一個綜合的數量指標,表明經濟增長的速度,而與經濟效益、經濟質量、經濟結構等雖有聯系,但有很大區別。特別是GDP只反映報告時期的經濟增量,使經濟存量得以增長,但是不能直接反映經濟存量的實際增長和實際變化。一般來說,總資產及企業股本的增減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是同向的,更確切地說,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變化與國內生產總值的統計增長是大體一致的。但是,宏觀經濟增長(增量)與微觀上企業利潤的增長(存量)不一定同步,經濟學上傾向于把經濟發展這一現象稱為“資產負債表增長”,即增長只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而反應不到企業的損益表上。上述20家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金額呈現快速擴張,但資本收益率和資產收益率卻一路下滑,即為典型例證。
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政府在宏觀上實行“拉動內需,加大投資”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從而成功地度過亞洲金融危機,但在微觀操作上,企業必須注重投資的質量,提高資產盈利能力。“企業盈利,股民賺錢;企業虧損,股民賠本”,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否則就有泡沫之嫌了。
《國際金融報》(2002年10月22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