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士君
近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國安基金管理公司獲準籌建。我們樂觀地預期,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將在管理經驗、專業技能、投資理念、規范模式以及業務創新等方面為我國基金業帶來一股“源頭活水”。
但與此同時,有一些問題也應該引起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層和投資者進行深入地探討和思辨。是競爭效應還是互補效應
一般而言,外資機構進入對國內基金公司具有雙重影響:競爭效應和互補效應。
實踐表明,股東在公司中的股權比重與對公司的實際控制能力并不成比例。如果中外實力相當,則在競爭的過程中雙方會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主要矛盾由競爭效應轉化為互補效應。反之,如果中外實力懸殊,或中方的競爭力不能很快提高,則結局很可能是“贏家通吃”,外方成為公司的主導,中方淪為配角。這不利于我國基金業的長遠發展,也有悖于我國開放基金業的初衷。
實際上,沖擊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現有基金管理公司的操作理念和水平,以及人才的素質、公司的治理結構等諸方面因素。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中方的能力,是互補效應成為矛盾主要方面的首要條件。
是鯰魚效應還是鯊魚效應
我國對外開放金融服務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引入競爭,利用“鯰魚效應”促進我國基金業的成長壯大。實際上,《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對外資進入我國基金業的門檻并不高,如資本金、開業期限、歷史記錄等。滿足這些條件的外資機構數量眾多,因此完全有可能大量進入。但是,我國基金業畢竟歷史較短,在資金實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與外資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如何把握外資進入的節奏,防止“鯰魚效應”變成“鯊魚效應”,是值得管理層重點考慮的。在WTO有關金融服務開放的規定中,充分利用允許成員國基于防止過度沖擊的考慮實行審慎開放的原則,既能有效地促進我國基金業迅速提高管理水平,又能防止外資的過度沖擊,的確是一門高超的藝術。
是入鄉隨俗還是特立獨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前瞻性地研究將來外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操作思路和投資理念,是我國基金業確立應對策略的重要課題。顯然,如果不了解國情、適應國情,生搬硬套原有的一套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很可能是刻舟求劍,不能給投資者以滿意的回報。反之,如果一概“入鄉隨俗”,則無助于我國基金業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凸現其應有的水平。從其它行業外資進入中國后的表現看,估計將來外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策略將是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因此,國內基金管理公司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疏忽大意;對于投資者而言,也不能盲目崇拜外資基金管理公司。
是舉手發言還是沉默不語
在中國入世承諾中,規定前三年外方在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股權上限是33%,五年內放松到49%。因此,在未來五年中中方股權的總數居控股地位,在重大決策上占優。從表面上看,在未來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中,中方有絕對的決定權。其實,這里有三個問題需要探討。一是股權的大小與實際影響力的大小并不成正比。具有較小股權的股東由于掌握某些核心技術,可能在決策中具有實際的控制權;二是中方存在多個股東,每個股東的股權小于外方的股權,這時外方反而成為相對控股,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決策權,即使外方不是相對控股,在某些情況下,由于中方的意見未必一致,外方完全有可能聯合某些中方股東對其他中方股東施加影響;三是外方未必愿意在初始階段就居于控股地位。因為外方對中國證券市場和基金行業不熟悉,因而傾向于采取“搭便車”的策略,利用中方對市場的了解,在決策中沉默不語,由中方承擔其學習成本。而當學習和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則逐步舉手發言,對公司決策進行影響,同時采取后發制人的策略,增大股權的比重。這種現象在很多中外合資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屢見不鮮,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是創造利潤還是分享租金
我國對外開放基金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市場換服務”,即通過允許外資進入基金業,為投資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但是,這里有一個不應忽視的前提,就是該行業競爭比較充分,外資只有通過提供較高的服務增加值才能為整個行業創造邊際利潤。問題是中國的基金行業目前還享受著某些政策優惠帶來的超額利潤,即經濟學上的政策“租金”。如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費率按照基金資產凈值的1.5%提取,而國外一般是1%-1.2%左右,比后者高出25%-50%。外資進入后,即使不付出額外的努力也可以坐享這部分“租金”。因此,伴隨基金業的對外開放,必須取消行業性的政策優惠。此外,在推出“出生”機制的同時,還要健全退出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從而提高整個基金行業的效率。
封閉式與開放式誰為主
未來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基金是以封閉式為主還是以開放式為主,主要取決于外方的優勢和我國證券市場的現實狀況。在國外成熟的證券市場上,特別是在歐美國家的證券市場上,開放式基金占90%以上,已經成為基金的絕對主流。因此,外方一般在管理開放式基金方面比較有優勢。但是,開放式基金具有可以按契約規定贖回的特點,使其面臨比封閉式基金更大的風險。由于外資對中國證券市場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開放式基金的風險沒有較大的把握,因此,預計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在成立初期將傾向于先推出封閉式基金,在積累一定經驗和對市場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利用已經產生的市場影響,推出開放式基金。或許這才是對國內基金管理公司真正形成威脅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