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煒
業界關注已久的券商直接上市,很快將實現零的突破。中信證券有望成為首家IPO(直接發行上市)發行的證券公司,獲得巨額直接融資。據稱,中信證券此次的募資目標可能在30億元左右。
在這個券商經營普遍不景氣的“冬天”,中信證券上市即將兌現,無疑使整個行業為之振奮。在二級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上市或許難以實現中信證券早先45億至60億元的募資計劃,可這已經是彌足珍貴的,感覺上好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危機年頭做出不俗業績
中信證券率先直接上市,或多或少地體現出“靚女先嫁”的原則。2001年,整個券商行業隨二級市場的調整,出現了整體贏利能力萎縮。排名前20位券商的利潤只取得63.04億元,遠低于2000年度的150億元左右。與此同時,券商經營風險急劇放大,排名前20位的證券公司中,有7家從2001年度20強中“出局”。但是,中信證券的情況還算不錯,公司總利潤為8.2億元,凈利潤為6.3億元。
剛滿7周歲的中信證券,在行業中算不上“老字號”。但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各項業務中,中信證券已經體現出后來居上的勢頭。在2000年,中信證券初步確立了行業內領先的地位,據一項2000年中國券商業績排名揭曉,中信證券名列前茅,利潤第二,凈資產第三,主承銷商信譽考評排名第五。
在券商日子十分不好過的2001年,股票承銷業務方面,中信共完成天鴻寶業、深高速等17家股票主承銷業務,承銷家數列券商排名第二,通過證券市場募集資金687296.56萬元,居券商排名第五位。債券承銷及固定收益業務,參與了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個市場16只國債的發行,承銷額為160億元,在全國銀行間市場券商排名中名列第一。主承銷企業債券3只,在同業中名列第一。財務顧問與收購兼并業務,共承擔各類收購兼并和財務顧問項目25個,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六成。經紀業務,公司交易總額為4087億元,比2000年增加9.92%,占滬、深兩市交易總額的3.31%,比2000年提高1.06個百分點。2001年實現網上交易金額78億元,是2000年網上交易量的10倍。基金管理業務,公司主發起設立的長盛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同益、同盛、同智、同德4只證券投資基金。資產管理業務,2001年,委托資金合同發生額達到104.8億元,委托代理客戶協議家數達到108家。
就當中信證券上市成為市場熱點之時,廣東移動刊出80億元企業債券的發行公告,中信證券與中金公司共同擔當此次發行的主承銷商。業界人士評價,中信證券參與設計的企業債券發行方案有頗多新意,充分體現出其債券承銷業務的優勢。去年,中信證券曾作為主承銷商,率先在國內推出了超長期企業債券15年期的01三峽債券和鐵路建設債券。管理層今后將側重于扶持債券市場的做大,而中信證券在這方面的動作已領先其他券商。
為中信控股圖謀混業鋪墊
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中信證券總經理王東明卻耐人尋味地指出:“目前我國證券公司有100多家、凈資產合計約1000億元,都在競爭僅為500億元左右的證券業務收入。在這樣規模的市場中,不可能出現做大做強的市場經營主體。”
上市對中信證券的重要性,正如天一證券網上經紀公司副總經理洪榕博士所評論的:由于證券機構正處業務轉型期,大筆資金的注入是新業務順利啟動和傳統業務轉型的關鍵。而中信證券自身較少的營業網點和率先獲得的上市資格,將使其在殘酷的市場競爭迅速占據優勢地位。
換句話說,新資金的注入,可能使中信證券脫身出更多的資本,發展與國際接軌的新型業務,從而提高綜合贏利能力。而且,中信證券較其他證券公司更具特殊優勢。公司發起人和第一大股東是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母公司旗下還有中信實業銀行、中信泰富、中信嘉華銀行、信誠人壽保險等企業。混業經營是國內金融業的遠大目標,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正在醞釀23年來最大的一次重組,其設想便是試圖通過“中信控股”,在中國金融業分業經營大局之下進行混業經營的嘗試。此刻,中信證券踏上上市道路,對中信控股顯然具有特殊意義。
中信控股還可借中信證券上市來做大證券業務,通過并購方式實施擴張。在國際證券行業,大型證券公司的成長歷史一般都是業內并購史,而在業界早就傳出中信證券可能有并購方面的動作。若上市能夠推動券商行業的整合,將是市場各方都十分愿意看到的。
上市不解決所有問題
與中信證券同時積極醞釀上市計劃的,還有廣發證券、國信證券、國通證券及大鵬證券等。對這些券商來說,上市前提不僅是達到連續三年盈利等《公司法》規定的硬指標,而且要求沒有違規行為及股權結構清晰。據稱,廣發證券非常有希望成為第二家IPO發行的券商,其在2001年艱難的環境中同樣業績不俗,也符合“靚女先嫁”的標準。
在目前日子不好過的情況下,會有更多的券商把目光轉向尋求上市。二級市場行情的低迷,證券公司的增資擴股在今年下半年幾乎陷于停滯。而且,從以往增資擴股的體驗看,上市融資獲得的資金更有助于公司穩定發展。雖然實業資本對參股券商的熱情始終不減,但追逐短期利潤色彩較濃的特性決定了其容易見異思遷。某上市公司就在兩年中兩次變更對券商的股權投資,這種變化對券商自身經營的影響不大,可幾個大股東不安心投資總不是件好事。相比之下,上市融資引入中小股東,有助于公司的規范發展,是長期穩定發展的可靠支撐。
然而,上市并不能解決券商行業目前面臨的所有問題。拿承銷業務來說,接到業務不等于獲得利潤,市場不景氣導致的包銷風險往往很難回避。更要命的是,市場競爭的加劇,本來已使券商承銷業務的利潤越來越薄。一位業內人士坦率地對記者說,上市融資拿到錢再追加投資傳統業務,如大規模增設證券營業部網點,恐怕只會使自己的包袱越背越重。投入更新信息系統、擴張投行業務、網上證券業務等領域是不錯的主意,但新業務領域創造出支撐性利潤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例如,去年交易量增長10倍后的中信證券網上證券經紀業務,占公司總交易量還只有1.91%。由此,券商上市后將面臨業績增長如何跟上股本擴張的考驗。
券商行業目前碰到的出路問題,與國內證券市場的轉軌相關。有些市場的尚未形成,金融工具的不配套,是導致國內券商盈利結構無法與國際接軌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市場風險偏高,極容易導致券商業績出現波動。這些意味著國內券商的上市道路將不會平坦,而且上市也不能確保公司在績優股隊伍中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