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是指:機構投資者直接把手中的一攬子股票轉換成ETF單位,也可以用ETF單位換取所存托的一攬子股票;而中小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所像買賣股票一樣買賣ETF單位。最近ETF被滬深交易所炒得沸沸揚揚,留下了許多懸念
特約記者 張蕊
本周二,深交所指數總監趙文奇透露,深交所正準備推出巨潮系列指數,并進行了巨潮指數ETFs的方案設計工作。至此,“ETFs”(交易所交易基金)這個概念于年內第二次被置于聚光燈下。就在6月份上交所隆重推出180指數前夕,也曾經為ETFs造勢,時稱“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時機已經成熟”。
十月推出ETFs?
上交所推出的180指數之后不久就有華安、天同、鵬華、易方達、華夏等基金公司以180為擬合對象開發指數基金。此次深交所推出“巨潮系列指數”,會不會引發又一輪“金融創新熱”,以巨潮系列指數為擬合對象的ETFs會不會在十月順勢推出呢?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然而,縱使兩個交易所都不遺余力地為自己的目標指數而鼓吹,但ETFs要推出,還必須繞過一些障礙:首先必須解決股票非交易過戶的法律問題;此外,現有相關條款對基金的存續期和基金規模的限制也不適用于ETFs。事實上,學界對我國市場上的被動投資是否如同國外市場那么有效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大的爭議。也就是說,在ETFs的推出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滬深交易所之爭
深交所此番推出巨潮系列指數的背后,實際上是滬深兩大交易所在爭奪指數“話語權”。7月1日推出的上證180指數曾被一些市場人士評論為“看不懂”,就是難以理解為何上交所要在統一指數呼之欲出的時候繼續設計單一的市場指數。當初就有人猜測,上交所先期推出上證180指數,讓深交所本欲推出的深證120指數生生咽了回去,也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良策。但如今,深交所隆重推出“巨潮系列指數”,目標直指ETFs,兩所的競爭格局已經昭然若揭。按照深交所指數總監趙文奇的說法,巨潮系列指數中的“巨潮100指數”正是為發展ETFs而推出的目標指數,該指數由最符合巨潮指數選股標準的前100家公司組成。從這個標準來判斷,即將推出的“巨潮系列指數”將會著眼于滬深兩市的所有上市公司,性質與統一指數已經非常接近。從這個角度看,深交所推出系列指數的目的還是要在指數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牽動市場神經
上周四,深圳本地股突然走強,幫助大盤在1600點附近企穩。本周深圳本地股板塊仍然是弱市中的亮麗風景。該板塊走強的原因讓市場頗費思量。其實,6月份指標股就曾經利用上交所推出180指數的契機短炒一把,此次深圳本地股的走強也有著類似的背景,同深交所在積弱已久之后重新爭奪話語權的努力有一定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ETF題材的炒作,實際上為那些有可能入選指數樣本的指標股提供了潛在機會。因為一旦ETF推出,這些指標股會得到更多資金的關照。即使是作為主力刻意制造的噱頭,也存在短線的炒作機會。那么,深交所即將推出的“巨潮100指數”會包含哪些樣本股呢?我們注意到,深交所的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的研究人員評選了“深滬最具市場影響力的100只股票”,這些股票為巨潮100提供了很好的藍本,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跟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