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獲豐厚者成交量已達總量的50%,但行業非系統風險有所增加。證監會正考慮出臺《期貨電子化交易技術規范》、《電子化交易風險揭示書指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
本報見習記者 張穎
面對今年上半年期貨全行業的虧損,網上交易已成為逆境中的中國期貨公司開拓新的
利潤增長點的重要手段。不僅實力雄厚者紛紛加大投入對原有網站改造升級,一些重新開展業務的公司近期也將網上交易作為主攻方向,希望借此在期貨市場實現“后來居上”。
中國證監會期貨部正在研究網上期貨經紀業務和期貨電子化交易的現狀、未來趨勢及需要解決的問題。《財經時報》獲悉,證監會已經考慮出臺《期貨電子化交易技術規范》、《期貨電子化交易業務規范》、《電子化交易合同指引》以及《電子化交易風險揭示書指引》等相關文件,對網上期貨交易行為進行規范。
網上交易景況迥異
盡管各家期貨公司紛紛增設網上交易,其成效卻迥然不同。有些公司僅開通了此項交易方式,而真正利用的客戶則寥寥無幾,網上交易于是只成為一種“飾品”。有些期貨公司通過不斷完善網上交易的各項功能和服務內容,成交量已達到公司成交總量的50%-60%。
北京首創期貨的電子商務部經理師晨冰談道,網上期貨交易的價值體現在個性化的互動咨詢服務之中。目前期貨公司沉湎于“降費大戰”之中,只是低層面的競爭,提高服務水平才是當務之急。首創公司計劃將自己的服務分出不同的層次,在相應的服務層次中對客戶收費也有所差異,如通過建立投資顧問小組來為客戶提供“一攬子”——包括客戶下單、結算、資金的管理以及信息的提供、咨詢等服務。
深圳中期公司在1999年年末成為全國最早一批開通網上交易的期貨公司,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居全國第一。深圳中期技術部經理魏朝政指出,公司借鑒證券網上交易的模式,相繼推出了多種適于期貨交易的特色服務。如在線廣播、呼叫中心、短信服務、模擬交易、“智能圖吧”、論壇等欄目,目前都已成為期貨交易者津津樂道的內容。公司網上交易的成交量已占到總交易量20%-30%的比例,而網上交易的便捷也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今年6月中國證監會批復在浙江開展期貨業務試點,內容之一就是期貨電子化交易。浙江永安期貨公司自1999年開展網上交易,其交易運作部經理江林強認為,公司通過網頁和電子郵件發送信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向所有客戶傳遞幾乎沒有數量限制的信息,而不僅僅局限于改進交易渠道。
非系統風險有所增加
永安期貨公司設計的交易網站為基本服務內容,其增值服務體現在網上咨詢部分,包括為客戶提供基本資訊的網絡快遞(投資快訊、研究報告、投資組合等);由開戶預約、預約調研和投資組合方案組成的預約服務;每日的衛星電視期評、行情研討、品種研究報告會網上直播;行情研究人員和客戶投訴接待人員的網上接待服務;開設投資俱樂部,提供新用戶注冊、模擬期貨交易、期貨投資培訓班等。
對于設置網上交易的資金投入,魏朝政稱,如果僅是網站的建設維護,這項的資金投入每年不過3萬多元。而傳統的公司或營業部一次性投資至少在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元。公司開展網上交易后,所有的營業部都可以利用網站,總體成本明顯低于傳統方式下進行的期貨交易成本。
永安期貨某營業部負責人談道,目前其營業部的投入在60萬到70萬元,而用在網上交易的人員設備的投入則在10萬元左右。通過網上交易,由交易動態風險實時監控系統,對客戶賬戶上的可開倉手數進行資金驗證,嚴格控制頭寸,解決了始終困擾期貨經紀公司的因客戶穿倉而引起的風險。而在交易成本方面,客戶在手續費方面同樣得到了5-6折的優惠。
盡管網上交易的好處有目共睹,但是非系統的風險有所增加,經紀公司與客戶的關系有所疏遠,對于客戶是否是本人下單、每月的月結單簽字、信息的交流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法律、技術、安全等問題也還有待解決。
期貨交易觸網大勢所趨
網上證券期貨交易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美國。伴隨著互聯網(INTERNET)發展,給全球證券期貨經紀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現在人們通常稱網上期貨交易為“在線交易(TRADE ONLINE)”,即投資者利用互聯網網絡資源獲取期貨合約的即時報價、分析市場行情、進行咨詢并通過互聯網委托下單,實現實時交易。
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國最大的網上證券公司Charles Schwab。它在1995年推出網上證券、期貨交易以后,業務增長速度極快,現已躋身于全美十大證券公司之列;預計到2002年,進行網上交易的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即占美國所有投資者的50%;到2010年,幾乎所有的證券投資者將通過在線交易進行投資。
在傳統交易制度下,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集中于融資能力和業務能力,但在網上交易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研究開發能力將占據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網上證券、期貨公司的競爭主要集中于兩方面:在發展之初,期貨公司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于價格競爭;當價格競爭導致兩敗俱傷,期貨公司之間的競爭將轉向“信息競爭”。期貨公司信息咨詢的服務功能必須在“質”上實現飛躍。
談到市場的開發,師晨冰對《財經時報》說,著名的“20-80”法則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即在任何市場中,通常是20%左右的公司掌握著80%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另外80%的公司只占有20%的市場份額。
這種從“自由競爭”到“寡頭競爭”的發展同樣存在于期貨公司中,通常是20%左右的客戶創造公司80%左右的利潤,而另外80%的客戶只提供20%的利潤。它對期貨公司的要求是通過網上交易等方式為客戶量身定做不同的投資方案。
關于未來中國期貨市場網上交易的發展,師晨冰認為,將涉及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交割倉庫等各方參與主體,以及銀行、電信、信息商、軟件商等相關服務機構的合作。而有關交易所人員對于網上交易的發展的預期是,隨著網上交易的完善,期貨交易所將采用無形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