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生命力在于盈利,產生賺錢效應。如果一味追求量的擴張,將會很快失去投資者的信任,甚至可能引發基金贖回浪潮
●謝曙光
當前基金業發展中存在的“重‘量’輕‘質’”傾向值得警惕,在基金管理人鮮有探
尋新的盈利模式而盲目追求基金規模擴張的背后,似乎隱藏著一種“募資饑渴癥”
自1998年3月基金開元與基金金泰發行以來至今,中國規范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已經歷了5年多的發展歷程。在今年7月以來的第三次大擴容(目前尚在進行中)之下,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已有21家(2家籌),基金總計達到64只(不包括正在發行的3只),基金資產凈值總規模達到1170億元左右。可見,短短5年間中國基金業發展成就斐然。尤其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第三次大擴容,更是高舉“開放式”旗幟,兩個月時間就募集近200億元資金,而預計到年底時中國基金資產凈值總規模可望達到1500億元左右。不難看出,當前中國基金業的發展在“量變”———量(即資產凈值總規模)的擴張上表現突出。那么,在“質變”———質(即整體贏利能力)的提升上的表現如何呢?
今年基金半年報顯示,54只基金(51只封閉式與3只開放式)資產凈值總計約為850億元,上半年股票買賣價差收入共計虧損20.48億元,投資債券獲利14.05億元,本期凈收益合計虧損10.44億元,上半年全部基金收入總額合計虧損2.67億元,要是沒有“有形之手”給予的“6.24行情”,其虧損狀況將更為嚴重。而從截止目前公開披露單位凈值的7只開放式基金的情況來看,截止9月20日,業績表現尚可的3只基金華安創新、南方穩健成長、華夏成長(均有少許分紅記錄)都是去年成立的,其累計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02%、3.16%、5.30%,僅比1.98%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高出一點(若將購買開放式基金視為在基金管理人處存款的話),卻都比一年定期貸款利率要低(若將購買開放式基金視為貸款給基金管理人的話),而今年5月份以來成立的4只基金國泰金鷹增長、鵬華行業成長、富國動態平衡與易方達平穩增長(均無分紅記錄)的業績表現則實在讓人失
望,累計凈值增長率分別-0.70%、-5.07%、-1.98%、-0.30%,在高費率情況下投資者要想贖回基金單位則將會損失慘重。可見,當前中國基金業發展的“質”并不理想,甚至可謂較差。
根據上述分析,當前中國基金業的發展面臨著“量”與“質”的不協調、“量變”與“質變”的不匹配問題,存在“量”優先于“質”的傾向。實際上,今年以來,面臨基金發行難的尷尬境況,為了加快“量變”,基金業不斷進行著所謂創新活動———主要是品種創新,諸如封閉式轉開放式、成長、增長、穩健成長、平穩增長、動態平衡、成長價值、價值增長、行業成長、贏利收益、新藍籌、債券型、純債券型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名詞,還有目前為管理層和基金管理人所力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型基金乃至社保基金等,本質上都是一種“新概念”,鮮有讓投資者可以預期的“質”的提升。而在經過去年的“監管年”和市場大跌以來,至今證券業界雖然一直在討論但似乎并沒有找到“質變”模式———新的贏利模式,基金業同樣也陷入“質變”困境之中。更加令人費解的是,即使遭遇發行難題,但為了加速基金業的“量變”而追求更大的基金行業規模,管理層、基金管理人與輿論界等都熱衷于討論基金品種創新,卻鮮有尋求基金業“質變”———創新贏利模式的努力。
筆者以為,當前基金業發展中存在的這種“重‘量’輕‘質’”傾向值得警惕,在基金管理人鮮有探尋新的贏利模式而盲目追求基金規模擴張的背后,似乎隱藏著一種“募資饑渴癥”,因為盡可能多的募集資金就可以盡可能多地提取旱澇保收的管理費。為此,當前中國基金業的發展應當強調“質變”優先,“質變”應重于“量變”———注重創新贏利模式,提升贏利能力。畢竟,作為一種理財工具,基金的生命力在于贏利,產生賺錢效應。如果一味追求量的擴張,對于較為稚嫩的中國基金業來說,在政策推動下短期內可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質的提升上毫無進展甚至是下降的情況下,將會很快失去投資者的信任,甚至可能引發基金贖回浪潮,這樣的話“量變”將必然由擴張轉化為萎縮,從而最終導致開放式基金發展陷入空前困境乃至整個基金業遭遇信任危機。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國際金融報》(2002年09月27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