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就在市場人士還在猜測,基金面對通海高科換股吉林電力有沒有可能全部換股時,昨日吉林電力的一紙公告顯示,華夏、博時兩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已全部換股。
記者最先把電話打到中國證監會基金部,希望得到有關負責人對此事的表態,基金公司在作出上述選擇時,是否已征求過管理層?畢竟在上周記者的采訪中,基金公司表現得相當謹慎。但遺憾的是記者未能得到答案。
也許是考慮到通海換股是歷史遺留問題,畢竟換股的結果已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基金投資的“雙十比例規定”出現了抵觸。記者在采訪華夏、博時兩家公司時都感覺到基金對最大投資的“全部換股”采取了謹慎和回避態度。不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選擇全部換股是為了保證基金持有人利益,至于涉及到的其它問題就不好表態了。”
那么,全部換股的基金會不會在吉林電力上市后就要快速減持到合理倉位?那位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和通常的情況不一樣,既然有這么一個限制,應該講還是應該把比例減下來。但具體用多長時間,目前還不好確定,這要看市場的情況。”
此外,還有兩個問題正在被市場人士所猜測:一是二級市場主力是否還會關照有大批基金“駐扎”的吉林電力;二是作為第一、第三大股東的基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會做出什么舉動。對第一個問題,該負責人表示股價的變化情況不好猜測。而基金作為大股東一般在股東大會上對公司的發展不會提出激烈意見的。當然,如果決議損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基金是會投反對票的。
從目前情況看,基金減持到一個合理的倉位是肯定的。對吉林電力,一方面遭受基金減持,另一方面基金又不能全部減持。其上市后的股價何去何從,無疑又給市場增添了一個謎。
晨報記者 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