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在找你嗎
本報訊 昨天,又有四家公司發布更名公告。“ST東北電”上周公告稱,經過董事會決議,擬將公司更名為東北電器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似乎換一個名字就可以給股民無限希望。
其實,像“ST東北電”一樣改名字的上市公司,“ST東北電”絕對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后一個。近年來,不少上市公司已經把不斷更換公司股票代碼作為公司改變公眾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司更名不外乎四個原因:大股東易人;主業改變;牌子已經被做爛了,換名以正形象;趕時髦。
大股東易人,主業改變而更名也足以反映企業基本面的變化的現實。可是牌子做爛了,換個名字以為就能讓股票由PT、ST變成領漲龍頭股,實在枉然;而為了趕時髦,就套上高校、高科技、綠色環保甚至洋氣溜溜的名字,就讓投資者大倒胃口了。
看看新近更名的公司排行榜:“中國泛旅”更名為“中國衛星”,原因是北京航天衛星應用總公司成了第一大股東,公司主業一下子由原來經營旅游衍生服務變成了玩高科技衛星的了,這個大提升著實讓股民惴惴不安,股民們更關心的是,公司的業績也會向衛星一樣快速上天嗎?在此前的“慶云發展”改成了“金德發展”;“福建雙菱”更名為“漳州發展”;“華晨集團”更名為“申華控股”;“東風藥業”更名為“江中藥業”;“戴夢得”更名為“中寶股份”,更名是一個接一個。
如果說上面這些公司更名還有道理好說的話,可是“盛道包裝”更名為“菲菲農業”、“遼房天”變成“萊茵置業”則讓很多股民摸不著頭腦,不小心還以為這些公司給老外吞并了呢。而“藍田農業”變成了“生態農業”,但公司的主業及基本面依然如故?純粹是為了改變較差的形象。“昆明機床”通過股權轉讓,也終于和高校掛上了鉤,于是,連忙更名為“交大科技”。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滬深兩市更改公司名稱和股票代碼的上市公司為60家左右。今年也絲毫不遜色往年。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公司頻繁更名?已經成為一個很不好的風氣,特別是一些名不副實的更名還可能給投資者帶來一些“信息”誤導?極可能造成投資損失。其實,股民們倒是并不關心你叫什么名字,不管叫張三、還是叫李四或者王二麻子,都是一個樣,只是要求上市公司的頭頭腦腦們,不要在玩什么文字游戲了。
(記者顧萬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