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界迎來新的強人。北大方正集團對浙江證券閃電式的收購8月29日得到中國證監會的正式批準,"北大方正集團具備入股證券公司資格,可以受讓浙江證券有限公司51%股權",由此,方正集團通過收購形式開始進入證券界。
其實在此之前,方正集團已經實質性地控制了浙江證券。8月2日,方正集團代表、投行界的強人李華強作為浙江證券新任總裁正式走馬上任,這表明北大方正集團當時已經成為浙江
證券的新主人。
簡單的過程
如果僅從收購過程而言,方正集團收購浙江證券的過程顯得很簡單:今年3月雙方開始接觸,4月就草簽了收購協議,所有原有股東向方正出讓各自持有的浙江證券51%股份,經轉讓后,方正累計收購浙江證券股份中的51%。8月1日浙江證券在杭州召開股東大會,方正以51%的股份正式成為浙江證券第一大股東。
收購的價格談得也很順利,浙江證券的注冊資本金為4.5億元,凈資產為5.38億元。方正的收購價是以注冊資本金為收購參照價。這也就是說,方正收購浙江證券51%的股份只花了2.295億元。
偶然的機遇
收購過程如此順利,機遇是很重要的因素。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對此并不諱言。
想想也是,浙江證券是滬深證交所最早會員之一、全國首批獲得證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而且自1996年以來年創利均超過億元,2000年創利更是超過3億元,業務量達1000億元。要順利收購這樣的公司,沒有一個很好的機遇是很難完成的。
這個機遇對于浙江證券的老股東而言恰恰是最大的痛處。原浙江證券董事長項建中介紹,經歷了10多年的高速發展期,浙江證券創造了輝煌,但也沉淀了很多不合時宜的東西。
項建中所指的"不合時宜"是指公司風險意識的淡薄,為了追求業務量,不惜"走鋼絲"、"闖紅燈",結果近兩年事故頻出,公司信譽受到較大影響。目前浙江證券投行、自營資格都被取消,經紀業務處境也很困難。而前不久浙江證券與原大股東浙國投旗下金通證券的整合也宣告流產。方正集團正因為面臨這樣的機遇,才得以順利入主。
精心的準備
閃電收購浙江證券并不是方正集團的一時心血來潮。收購浙江證券可能預示著方正集團"專業化基礎上的多元化"發展戰略正式拉開帷幕。
李華強對此感觸最深。這位從業務員起步的國信證券投行精英,其實早在去年就被方正集團相中,與他一起的還有6位證券界從業人員。而在這個時候,方正并沒有與浙江證券有所接觸。用魏新的話說,當時方正并沒有明確的收購對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看到了證券業的未來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既然想進入這個行業,自然就得早作團隊準備。
人力資源的儲備只是一個方面,方正其實一直在尋找進入證券業的最佳時機和方式。事實上,方正集團早就覬覦浙江資本市場。據浙江證券原董事長項建中介紹,在有意向收購浙江證券的5、6家公司中,方正集團是準備最充分、態度最誠懇、收購方案最扎實的一家公司。
現實的目的
收購浙江證券,對于方正集團來說無疑是打開了與浙江資本對接的最佳通道。
在8月1日召開的浙江證券股東大會上,魏新曾就方正為何收購浙江證券向全體股東作了說明:其一,浙江地方政府觀念開放;其二,浙江市場化程度高;其三,浙江民間資本殷實,據不完全統計,浙江民間存款約占全國存款的十分之一;其四,民營企業多,機制靈活,發展潛力大;其五,上市公司也很多,另有90多家企業正在輔導上市。
精明的魏新其實還有一個收購理由并沒有在股東大會上講,那就是相對而言,浙江證券是個凈殼,并沒有證券業目前普遍存在的"委托理財窟窿"。這是因為,自去年起浙江證券就已經停止了自營資格,從而不幸中大幸,逃脫了去年下半年的股市大調整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
這樣看來,方正收購浙江證券,其實看中的是其所處的良好經濟環境。而作為浙江唯一省級證券公司,浙江證券在浙江顯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就為浙江證券今后的發展提供了相當廣闊的空間。
難怪魏新在回答收購浙江證券后是否準備對其更名遷址的問題時,一再強調目前并無此打算,要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后再作決定。
事實上,浙江證券原大股東浙國投之所以選擇方正,除了看中方正良好的民營管理機制、過硬的品牌外,更重要的是在接觸中感覺到方正對浙江資本市場特別的興趣。畢竟以浙國投為代表的國控集團還在新公司中占有25.14%的股份。項建中也強調,與方正的合作就是為了能將浙江市場做得更大更好。
必然的選擇
方正在資本市場的頻頻出手,緣于方正集團自身發展戰略結構的調整。方正集團收購浙江證券可能是個偶然,但方正集團進入證券業卻是個必然。
魏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浙江證券是方正集團收購的第一家證券公司,是方正集團實施產融結合、協同發展戰略邁出的第一步。
方正選擇證券業可能是受到兩家公司的影響:國內是光大集團,國外是GE。特別是GE專業化基礎上的多元化分工,估計對方正決策層影響更大。
從歷史上看,方正經過跨時代的發展,推動國內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方正也積累了大量資本。但在近期,印刷與媒體的市場規模已經比較有限,方正的發展也受到極大限制。
魏新自已就認為,雖然方正絕不會放棄高科技主業,但是高科技項目受行業波動影響太大,公司要保持穩定,需要發展傳統行業來增加企業的抗風險性。
方正如此看重證券業主要有兩個理由:一是證券行業利潤前景好,2000年國內98家專業證券公司的凈利潤總計162.02億元,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平均為21.4%,而當年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只有8.11%,方正集團有意將其培育成新的利潤增長點;二是有意識地培養兼并收購團隊,為方正集團內部資源整合,為方正對外尋找好的兼并收購對象提供智力支持。
有這樣的理由,自然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方正要尋找投行出身的李華強擔任新浙江證券的總裁;為什么李華強在闡述公司發展方向時,要將其主要業務最終定位在投資銀行業務上。
平穩的過渡
李華強離開國信證券之后,先出任浙江證券的總裁助理,為浙江證券內部業務重新整合作準備工作。但時至今日,作為總裁的他依然沒有感到輕松,畢竟浙江證券原有的"不合時宜"的東西太多了,而方正集團給他的調整期并不長。據說方正對浙江證券的要求是,明年春節后公司的業務運作必須恢復正;。
這個壓力其實是很大的。據不完全測算,僅經紀業務領域,浙江證券調整的壓力就相當大。目前浙江證券有22個營業網點,人員要進行適當的精簡,而這個調整還得保持公司內部的穩定。至于在自營與投行領域,浙江證券還得為經營資格的恢復而奔波。
魏新半開玩笑地告訴記者,對李華強現在只有兩個要求:一是確保公司穩定,確保公司平穩度過調整期;二是公司經營業績要讓公司員工、公司所有股東滿意。
盡管壓力頗大,但李華強還是早有思想準備。這位職業經理人心里已經有了個大致的譜:原先公司經營本身有問題,存在一定的不良資產,但多數不良資產經過適當運作就能盤活,比如公司現有的辦公大樓有相當層面空置,單單出租就能收回不菲的現金;另外擅長投行業務的李華強已經組織了一個精干的投行小組,項目儲備也已準備妥當,只要資格恢復,創造效益指日可待。
隨著中國證監會批文的正式下達,方正集團收購浙江證券的故事已畫上圓滿的句號。浙江證券,這個中國首批設立的專業證券機構,在引入新股東、組建新團隊、更換新機制之后能否產生新的活力,市場將拭目以待。
(《上海證券報資本周刊》記者李彬楊大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