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理財幾乎伴隨著外界的詬病與上市公司的熱捧同步發展,而在經歷2001年深滬兩市的大幅下挫之后,對委托理財的責難一度甚囂塵上,而幾乎所有此前熱捧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皆噤若寒蟬。
卷土重來
在6月24日國務院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消息并由此激起的深滬兩市持續暴漲的“6.24”行情之后,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熱再度升溫。據統計,自6月24日以來,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已經有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委托理財事項,另外還有近10家公司宣布準備拿出資金進行新一輪委托理財。
公告顯示,在公布新一輪委托理財的公司中,涉及金額最大的是青島澳柯瑪(600336)的全資子公司青島澳柯瑪空調器廠,其與新華信托簽訂了兩筆累計金額高達3.5億元的委托理財合同;最少為大紅鷹(600830),金額為3000萬元;其他公司多在5000萬元左右。
當然,與2001年近200億委托理財金額相比,這些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財規模屬于小巫見大巫,但放在2001年深滬兩市暴跌的大背景下,這些數字實在是“難能可貴”。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政策面利好不斷、行情轉暖的情況下,委托理財已有抬頭之勢。
切膚之痛
此前,委托理財的慘敗已經成為眾多上市公司的切膚之痛。比如銀鴿投資(600069),2001年該公司斥資1.2億元用于委托理財,結果由于投資失敗損失9974萬元,從而導致公司2001年全年虧損22781萬元;另外還有廣船國際,該公司截至2001年12月31日存放在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托存款余額合計共人民幣45654萬元,為了應對投資損失,在加強追償的同時,公司不得不計提壞賬準備38241萬元,而整個2001年,與此類似的上市公司還有11家。此外,有9家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無功而返,委托資金在市場周轉一年后,投資收益為零。
豪賭之因
深知委托理財之“成敗蕭何”原理之后,不少上市公司依然勇往直前,將賭注押在了一個艱難的“成”字上。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甚至對記者表示:“現在我們沒有項目可做,如果我們將錢存在銀行與投資者自己去存銀行并無兩樣,而進行委托理財本來就是借助我們的資源優勢———比如與券商的關系———將投資者的錢創造更多的利益。這本身也是為了對投資者負責。”而這樣的說法代表了眾多過度融資后的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理財的心聲。
除此之外,少數委托理財成功者也帶動了上市公司參與委托理財的熱情。比如赤天化,該公司2001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取得的委托理財收入占到了總利潤的70%以上,還有四川長虹(600839)、交大科技等公司,均依靠委托理財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另外,統計顯示,即使在2001年,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財并未出現大面積虧損,仍有184家公司實現了盈利,共計實現收益14.97億元。其中有44家上市公司此項利潤達1000萬元以上,而交大科技、北海新力、金馬股份、前鋒股份四公司委托收益是其同期利潤總額的一倍以上,交大科技竟高達4.47倍。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丁秀洪深圳報道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機圖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載最新圖片送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