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華
周四五各大證券傳媒都或頭條、或二條報道了二季度基金大比例增倉的消息?凑{子,輿論的口徑是將此作為利好來宣傳的:作為舉足輕重的機構群體對后市一致看好,行情自然是大有希望了。然而若多從不同的角度加以推敲,似乎問題又并非如此簡單。
首先,對這個延后了將近3個交易周才公布的消息,完全有理由質疑它的可靠性:此期間的操作很可能已使其持倉組合產生了一定的變動,使我們剛剛得到的遲到的消息已經不真實了。尤其是聯系到6月28日即上季最后一個交易日之后迅速轉入調整市(28日當天兩市漲跌家數之比是1∶3),這樣的懷疑就更有其合理的依據。出于“兵不厭詐”的古訓,我們有理由推想基金經理人的智商不至于如此的低,讓人輕易掌握其持倉組合而不采取任何一點掩飾的手段和誤導投資者的花招。大家可能還記得前不久時論曾依據基金一季度的持倉組合推導基金踏空了“兩會行情”,實際情況則是滬深股市自3月21日摸高后一路走低到了月底——期間基金極可能借拉高之機進行了派發,而某些分析人士卻根據派發后的組合評論說基金“踩空”了!這種想當然的邏輯顯然多少有些武斷。
若基金真的踩空了,應該算是利好還是利空?不少言論分析說是利好:他們以直線式的思維一廂情愿地認為既然基金踩空了,必然要補倉,并計算出基金還有200多億元的資金,入市的話股指可能升到多少多少點。然而他們忘記了基金經理人并非一個個都是憨大,會甘心替他人抬轎。
那么現在基金大比例增倉了(暫不考慮信息失真的因素),又是屬于什么性質呢!增倉意味看好后市,這似乎不應有什么疑問,但隨之卻涉及一個“度”的問題——即要看增到什么程度。如果增得太多,如現在這樣平均持股已至63%,逼近80%的上限,后續行情——無論是大盤或個股——就難有保證了。因為明顯所余現金已經不多,拿什么再往上打?說形象一點:都剩下司政后人員和炊事班了,戰略高地還容易攻得下來嗎?須知對于大機構來說,滿倉操作、不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現金應變、騰出回旋的余地,那是非常被動甚至是危險的。目前基金的倉位,不但接近歷史高位,而且已與去年6月大盤見頂前后時的平均倉位量持平。雖然歷史不見得會簡單地重復,但已足以引起我們的警覺,并提示我們切勿輕率地、不加分析地以“利好”來概括。
從消息面看,多頭主力似是有意趁短線指標超賣借基金公布組合與周小川在深宣布我國已具備推行QFII的基本條件之機發難,掀起新一輪的上攻行情。但由于市場對基金大比例增持多空互見,各有解釋以及QFII遠水不能救近火,大盤并未如多頭竭力造好技術面之后所盼之熱烈,表現在周四成交稍增之后周五仍然不濟,也就難怪股指依然欲振乏力了。
由于周內最低時并未探及調整的第一目標上證指數1650點與深證綜指480點,因此調整還不能說已經結束,介入做短線的時機也還沒有到來——只有在跌至1650點與480點,才是較有把握可以做一次短線的機會。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機圖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載最新圖片送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