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鵬
上證綜指重新站上1700點之后,有的專家又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說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出現下滑、質量不佳,市盈率仍然偏高,所以難以支撐股指向上。
那么,除了發布政策給市場打氣之外,我們這個市場就沒有其自身固有的運行的基礎
嗎?上市公司、投資者進入市場的理由竟是如此的單薄脆弱嗎?國內上市公司的評價尺度究竟是什么呢?
參照國際標準,我國上市公司在盈利機制、治理結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規模小,很少能夠和國際成熟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相比較。而恰恰是前幾年在海外上市的一些國內企業可以更多地參與這種比較。
但客觀而言,很難說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與國內上市公司有什么樣的本質區別。它們之所以能夠在國外上市,主要取決于較好的行業地位、適當的規模、被認可的盈利能力,但是相對國際上同類上市公司而言,其盈利能力也是偏低的、“業績”是較差的。
境內外市場的發育程度、會計制度、監管體制、投資者理念也不同,自然會形成價格評估機制上的差異。
就大多數上市公司而言,它們生存的背景是:國有企業扭虧脫困、企業轉制漸次推進、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政府干預逐步減少、國際經濟形勢起伏變幻等等。在如此條件下,不論從哪些指標來看,它們都是國內所有企業當中比較優秀的,它們取得的成績是應當得到肯定的。
當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正在逐步完善,不斷深化的改革正使企業競爭環境進一步優化。在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下,信息披露的質量大為提高,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已經出現穩健的發展勢頭。即便如此,我們不可忽略的中國資本市場大背景仍然是:經濟結構大調整和大重組,所以機會較多而且較大。這個根本性的基本面因素決定了,單純按照市盈率理論認識大盤指數和個股價格,很可能導致失誤。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