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興祥
隨著更多業績預告陸續出現,細心的投資者發現,上市公司2001年報業績預告頻頻“變臉”的一幕在今年半年度報告中再次發生。專業人士認為,在證券市場日逐漸加強誠信建設的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仍然在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變臉”,給市場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預計2002年半年度業績將大幅變動,應在第一季度報告中做出專門說明。據此,先后有169家上市公司在季報中進行了預告。就在市場各方以為業績異動公司比較清楚的時候,近期的業績預告卻再度頻繁出現。據統計,僅7月份的前五個交易日,就有30家公司發布業績預告,近八成公司預警或預虧。在第一季度報告披露后,目前已有近90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占到了業績預告總數的35%。如此眾多上市公司超期進行業績預告,使得投資者防不勝防,給沒有思想準備的中小投資者造成損失。專業人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業績預告制度的作用。
在2001年報披露期間,不少上市公司就玩弄業績預告“變臉”的把戲:先預增后預警、先預警后預虧,受到市場的強烈譴責。引人關注的是,目前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快速變臉。西部一家上市公司在6月中旬稱,預計上半年利潤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滑。然而,不到半個月,該公司又稱,預計2002年中期將出現虧損。如此前后不一致的業績預告,難以讓中小投資者接受,也對其持股信心造成了較大打擊。有關人士表示,“變臉”的關鍵是部分上市公司對業績預告的態度并不嚴肅認真,甚至有些上市公司還抱有僥幸心理。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上市公司則是發布了與季報里不同的業績預告,導致預告頻繁“變臉”。東部沿海一家上市公司在季報中預計中期凈利潤同比會有50%以上的下降幅度。但是,根據目前實際經營情況分析,公司又表示,預計第二季度主營業務與盈利情況好于第一季度,仍不抵第一季度已發生的虧損額。因此,該公司今年半年度報告還將出現虧損。與此類似的是,東北一家上市公司在季報中稱,根據當時逐漸向好的化工產品市場趨勢,提出了2002年中期力爭扭虧為盈的目標意向。但是,在此后的時間里,產品市場向好的持續性逐漸減弱,個別已出現價格反彈的產品出現了回落。因此,根據近期市場狀況綜合分析,公司在5月底表示,本年度中期仍將出現一定程度的虧損。顯然,這些上市公司受到了第二季度因素變化的較大影響。
根據今年季報要進行業績預告的要求,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生產經營尚在進行并還沒有最后完成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在第一季度報告中就發布業績預告,無疑對上市公司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如南方一家上市公司在季報里就稱,因離中期還有相當時間,市場等可變因素很大,因而,目前很難確定凈利潤增長一定在50%以上。目前來看,業績預告在時間上的提前確實導致了預告準確性大大降低。那么,及時將相關異常信息進行披露顯得格外重要。
上述種種跡象表明,嚴格執行預告制度已刻不容緩。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要真正樹立講誠信的責任心,以對投資者高度負責的態度進行中期業績預告。同時,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推出業績預告約束機制,進一步規范并約束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的“變臉”行為。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